兒童健康

孩子是什麼讓你這麼絕望?當父母你就別再無視這些細節了

文|秘笈君 

近日一則新聞,讓我心裡五味雜陳,年僅10歲的男孩因為其父不給他看電視,一氣之下從20樓的家中跳樓自殺。

這件事,迅速遭到網友們的熱議

@鯨魚小小範:

我覺得絕對不是一件小事,而是由於日積月累長期各種因素的累積而導致的,最後孩子跳樓只是個爆發點而已。只有經歷過的人才會懂,我小時候被爸媽打的渾身青紫,小時候挨打造成的心理陰影是巨大的。我到現在心裡都在恨我的家庭。 

@一期一會W:

孩子小時候要什麼就給什麼 要做什麼都依著來,大一點誰都不能說了,孩子還是要從小不點時候就教育,小不點的時候最多哭幾下,不要不忍心捨不得。不要讓孩子玻璃心。想想我們小時候挨了多少打,要像這個男孩一樣,得跳多少回樓啊! 

@舟舟舟:幸好沒在學校跳,高層樓房是不是要降價了,電視臺,電視廠要賠錢嗎,呵呵 

@飛炫雞毛撣子:

其實我挺理解這位小男孩的,因為我小時候也被爸媽氣的要跳樓。最後周旋了好久,窗外的風吹吹,清醒了,也就退縮了。 

@萌夢蒙兔兔:

沒有畏懼心理長大了怎麼對父母呢 

@嫿蠱君子:

現在的孩子還是被家裡寵壞了,一不滿意就拿死來嚇人,我們這一代都是在棍棒下成長的,有了孩子之後才知道那教育是對的,現在雖不提倡棍棒教育,但適當的懲戒也是有必要 

究竟是因為現在的孩子太“玻璃心”,太脆弱了,還是教育方式出了問題?

現在的孩子們,受網路和多媒體平臺,社交軟體,遊戲的影響很大,他們接受資訊的管道很多,不像我們小時候資源少,對世界的感知相對封閉,對於現在的孩子,家長們需要花費更多的心血來關注他們的成長 

那麼家長應該怎麼做才能減少這種悲劇發生呢?

1.從小樹立生命觀

從小就要向孩子灌輸,生命是寶貴的,無論什麼原因都不能傷害自己的生命,也不能傷害別人。可以通過講童話故事的方法,或是和孩子一起看一些關於兒童的生命宣傳片,讓“生命寶貴”的意識根植到孩子的心中。

2.不採取暴力方式

和孩子遇到意見分歧時,不要因為孩子“挑戰”了大人的權威,而用暴力手段打罵孩子,這會增強孩子的逆反心理。要和孩子站在同樣的平等的“位置”,去溝通,和孩子分析問題,疏導孩子的壞情緒。

3.多和孩子溝通

孩子在外面獲取的資訊是紛雜的,孩子很多想法和行為都是經常變化的,經常和孩子溝通,才能瞭解孩子的想法,和孩子進行交流,才能進入孩子的世界中。

4.體驗別樣樂趣

父母要多帶孩子出去走走,去植物園觀察每一個生命的脈絡;去科技館感受科學的奇妙魅力;和孩子去劇院看一場兒童劇;哪怕只是和孩子在家附近的公園散散步放放風箏,讓孩子從小就體驗不同的生活中的樂趣,而不是以為只有電視好看,遊戲有趣。

5.父母雙方統一意見

不要一方擺好人人設慣孩子,另一方當壞人打孩子,因為教育問題當著孩子面爭吵,只會讓孩子性格變得極端,認為自己的家庭不和睦。父母要在私下溝通好,統一教育意見。

6.不能滿足所有願望

家長一定要讓孩子知道,不是所有的願望都會被滿足,在家中也要制定一些制度和規矩,提前和孩子說好制度的內容,而且家長要堅持原則,不要孩子一噘嘴一哭鬧,就心軟打破規定。

-----------------------

孩子到底在哭什麼?孩子拉肚子是消化不良?如何判斷孩子是否該補鈣了?孩子挑食不吃飯是什麼原因?1歲真的必須斷奶嗎?寶寶怎樣才能長高些?

如果你有這些育兒困惑,

請關注百家號:【育兒秘笈】。做心裡“有底”的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