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保健人群

保健人群

便後有血是怎麼回事?帶你瞭解真實情況

在拉大便的時候會出血,人們將此稱之為便血,造成這一情況的原因非常多,比如痔瘡就是最常見的原因,但這不是唯一的原因,可能有更嚴重的疾病,因此要引起重視。

1、便血是痔瘡最常見的症狀。有約90%的痔瘡患者有大便出血的表現。因此,只要一說起便血,人們總認為是痔瘡發作,無關緊要,而忽視了便血也是大腸癌的主要症狀之一,包括部分基層醫務人員也容易忽略這個問題。從誤診的情況來看,10個病人中,病人自己延誤的有4人,醫生引起的有4人,其餘2人可能屬條件所限。

2、人們一般認為,便血都是痔瘡所致,這是不正確的。痔,特別是一、二期內痔多以便血為主要症狀。便血一般發生于排便時,便時及便後滴血或有噴射狀出血,血與糞便不相混。出血量多少不等,可為數毫升至數十毫升。反復出血可導致嚴重貧血。

3、人在生命中的不同階段,都有可能會出現大便困難的症狀,而最容易發生大便困難的年齡段,應該是青年和中年時期。生活中可能會引發大便困難的因素是多種多樣的,比如衛生不良引起的一些肛腸感染性疾病等。

4、痔瘡:便血一般發生在排便過程中或便後,呈滴血或噴射狀,血色鮮紅,血與糞便不混合。

5、肛裂:肛裂導致的便血,血色鮮紅,滴出或手紙擦後有血跡,且便後有肛門劇烈痛疼。

6、直腸、結腸息肉:血色鮮紅、無痛、血與大便不混合。

7、潰瘍性結腸炎:出血混有黏液或呈膿血便,伴有腹痛、發熱、便頻等。

8、直腸矮:血色鮮紅或暗紅,呈滴狀附於大便表面;晚期常出現膿血便並伴有肛門直腸下墜、消瘦、大便習慣改變等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