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健康

喝奶粉的孩子比母乳餵養的胖,這是不是一個好事兒?

我家孩子是吃母乳的,每次見了別人家的胖寶寶都很羡慕,也想讓自己家的孩子胖一點,總是感覺孩子胖一點兒抵抗力還是會好一點,可是後來我才終結出來一個規律,吃奶粉的孩子普遍比吃母乳的孩子胖,為什呢?還有就是,孩子吃的胖一點兒就真的是抵抗力比吃母乳瘦小的孩子抵抗力強嗎?

西澳大利亞大學哈特曼人類哺乳研究組曾經發表文章說明:奶粉餵養的寶寶胖主要因為兩個原因,一是母乳中含有瘦素,而奶粉中幾乎沒有,故奶粉餵養的娃無法智慧調節自身的奶量。二是奶粉中蛋白質的含量比母乳高,寶寶會陷入身體代謝的惡性循壞。

看來喝奶粉的胖寶寶還真不是一件好事兒

我們先來說說瘦素究竟是什麼?

簡單說,瘦素(Leptin,LP)是一種由脂肪組織分泌的蛋白質類激素。它通過向大腦發出信號,一邊説明控制食欲,一邊調節體重和增加能量代謝,進而使體重減輕。

在生命的最初六個月,嬰兒體內的瘦素的主要來源是母乳,它是從腸胃吸收,進入嬰兒的血液迴圈。瘦素能夠使得人體更加智慧,知道自身真實的需要,懂得説明寶寶控制自己的食欲及體重。

因此母乳中的高水準瘦素與新生兒3-4周大時低體重指數有關。但是需要說明的是,以上所講的低體重指數是和人工餵養的嬰兒比較得出的。低體重並不代表不健康,這是一種正常範圍的體重。

我們為什麼要談控制嬰兒的食欲?

原因很簡單,就是因為近年來肥胖率以及肥胖引起的慢性病發病率逐年上升。新的證據表明,母乳餵養的嬰兒控制食欲比奶粉餵養的嬰兒更容易,而且影響會持續到孩子成年時期。鑒於目前世界範圍內肥胖率的顯著升高,諸多專業機構提出通過母乳餵養實施對肥胖的干預。看上去我們控制的是嬰兒的肥胖率,其實我們控制的是成人後肥胖率及肥胖引起的慢性病發病率。

除了瘦素,還有哪些因素導致奶粉餵養的寶寶胖?

食物中的蛋白質含量也會影響嬰兒的食欲和體型。因為蛋白質在人體內的消化吸收需要更多的能量,如果食物中蛋白質含量過高,嬰兒為了消化這些蛋白質,就需要進食更多地食物,從此進入越吃越多的惡性循環。

研究表明:頭兩周配方奶餵養的嬰兒比母乳餵養的嬰兒要多攝入5倍以上的蛋白質。

成熟的人乳蛋白質含量雖然很低,但對人類嬰兒的生長要求卻是最佳。人工配方奶粉中通常含有較高量的蛋白質,但不同比例的蛋白質類型(例如,酪蛋白與乳清蛋白),以及蛋白質的組成不同,所有這些都可能會影響嬰兒發育和食欲調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