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嬰健康

溶血是什麼有什麼危害?看完後要引起警惕

也許很多人對溶血並不瞭解,其實這就是紅細胞溶解,可以理解為紅細胞破裂,導致這種病症的原因有很多,這種疾病的危害比較大,比如導致貧血、嬰兒黃疸以及神經疾病等。

一、溶血是什麼?

溶血(Hemolysis)紅細胞破裂,血紅蛋白逸出稱紅細胞溶解,簡稱溶血。可由多種理化因素和毒素引起。在體外,如低滲溶液、機械性強力振盪、突然低溫冷凍(-20℃~—25℃)或突然化凍、過酸或過堿,以及酒精、乙醚、皂堿、膽鹼鹽等均可引起溶血。

二、溶血病嬰兒的臨床表現

●皮膚與鞏膜發黃

溶血症嬰兒皮膚和鞏膜(俗稱白眼珠)明顯發黃,常於出生後24小時內或第2天出現,48小時內迅速加重,血清膽紅素濃度急劇上升超過12~15mg/dl,甚至達20mg/dl以上。

●貧血

患兒均有輕重不等貧血,嚴重者可引起心力衰竭,全身浮腫。

●肝脾腫大

輕症無明顯增大,重症胎兒水腫時有明顯肝脾增大

●神經症狀

出現嗜睡、拒奶、四肢鬆軟,繼而抽搐,表現為兩眼凝視、眨服、四肢陣陣發硬伸直,或全身角弓反張,有時尖叫等表現即稱核黃疸或膽紅素腦病,常於血清膽紅素達20mg/dl以上時發生,是由於間接膽紅素進入腦組織中,損傷腦細胞所致。

●發熱

溶血症患兒常伴有發熱。

三、溶血有什麼危害

溶血對人體的主要影響來自於兩方面,一個是大量溶血導致貧血,還有一個就是紅細胞破壞之後大量膽紅素釋出進入血液,引起新生兒黃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