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健康

如何教育孩子自保,才能真正讓孩子免遭欺負

在網上隨便一搜就能看到很多關於“霸淩”的新聞,說實話看著孩子唯唯諾諾的反應,默默承受的樣子我都很心痛,沒有一次能夠看完,為什麼會有那麼多的孩子遭受欺辱選擇不吭聲呢?難道不知道呼救,還是忘記了這一個管道?

還記得我兒上二年級的時候也經歷過這樣一次,一個高年級的學生怪兒子“含沙射影”罵了他,在大庭廣眾之下對著兒子連連扇巴掌,用腳把他身上踢得到處都是清淤,當然兒子並不是沒有反抗而是力量懸殊太大,也不知道當下用什麼辦法才能夠應對才慘遭他的毒打。後來同學們告訴了夫君,夫君怒氣氣氣趕去找到打人的孩子要帶去他家裡去理論,這孩子自知理虧拒不合作,夫君也給了他一巴掌警告了他........雖然夫君的做法欠妥當,但是他的出頭無疑也告訴了所有的孩子:不能隨意欺負小朋友,要不你也會得到應有的懲罰。

我回家後檢查了孩子的傷勢幫他擦好藥,並鄭重其事的給孩子上了一課“關於如何自保”。我告訴孩子:每個人在學校難免發生矛盾,任何外援也沒有自己的保護那麼有效及時,當你遇上別人欺負你的時候,要學會審時度勢,力量相當的時候可以大聲理論,吸引大家的關注,同時告訴對方你並不是“孬種”,但是不能辱駡對方,要知道蚊子會喪命就因為嘴傷人。

力量懸殊大的時候就不要使用以上方法,“三十六計走為上計”,如果實在跑不掉那就想辦法拖延,一定要找機會跑到人多的地方儘量往有老師的方向靠攏。每一個欺負人的孩子終究懼怕老師和其他人的關注,如果你不敢聲張肯定會吃更大的虧。萬一你不幸受到欺辱,回到家裡一定要及時告訴家長來龍去脈,千萬不要隱忍著,要不欺負你的人看到你“悄無聲息”一定會變本加厲。每個人只有自己強大了才能夠抵禦外敵。

當然還有些孩子根本不敢聲張,有次姐姐告訴我,出門的時候無意中看到女兒拿著一個毛絨吊飾出門,沒想到回來的時候居然是哭著回來的,問起原因:原來吊飾被其他小朋友強行奪走了,孩子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東西到了他人的手中卻不敢分辨一句,只好哭著回家了。姐姐說:若不是無意中看到她拿著出去的,都不敢相信孩子居然如此軟弱......

這件事告訴我們每個孩子的特質決定了他的行事風格,每個人的脾性又都是受環境影響的。姐姐的女兒在家裡禮讓慣了,因為下面的妹妹比較賴皮也比她受寵,每次發生衝突只要妹妹受到了懲罰,她就算有再多的委屈也覺得值得。並非是她喜歡妹妹受懲罰,實際上是她也渴望父母那獨一無二的寵愛。有次我逗她:寶貝,媽媽喜歡妹妹多一些,你就到我家來做女兒吧!沒想到她語出驚人:不,你家還有一個兒子,若是去也要選一個沒有孩子的家,要不待遇還不會有改變。

從孩子的言語中我們不難看出,家庭環境給予孩子性格的影響是多麼深遠,如果你想要孩子不在外面受到“霸淩”,就要改變和孩子對話的方式,不要居高臨下地看待孩子之間的矛盾,你看到的一切也許是某次事件的“表像”,小孩子之間也有累積的“恩怨”,若是一味要求大的忍讓小的,就會犧牲大孩子的良好性格,給他帶來隱形的傷害是你看不到的巨傷。我們可以告訴孩子們注意安全,不能用大力或物體打罵他人,至於他們用什麼方式解決矛盾那就“聽之任之”。只有從家裡改變對待矛盾的方式入手,才能從根本緩解孩子的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