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保健人群

保健人群

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療 方法原來是這四種

慢性心力衰竭的發病雖然不像急性心力衰竭那麼突然,但是它對於人體的健康危害也同樣是非常大的,因此患者們一定要做好治療。其實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療方法是有四種的,首先最重要的是就要針對病因進行治療。

一、慢性心力衰竭治療

1.病因治療

控制高血壓、糖尿病等危險因素,使用抗血小板藥物和他汀類調脂藥物進行冠心病二級預防;

2.改善症狀

根據病情調整利尿劑、硝酸酯和強心劑的用法用量;

3.正確使用神經內分泌抑制劑

從小劑量增至目標劑量或患者能耐受的最大劑量。

4.監測藥物反應

(1)水鈉瀦留減退者,可逐漸減少利尿劑劑量或小劑量維持治療,早期很難完全停藥。每日體重變化情況是檢測利尿劑效果和調整劑量的可靠指標,可早期發現體液瀦留。在利尿劑治療時,應限制鈉鹽攝入量(

(2)使用正性肌力藥物的患者,出院後可改為地高辛,反復出現心衰症狀者停用地高辛,易導致心衰加重。如出現厭食、噁心、嘔吐時,應測地高辛濃度或試探性停藥。

(3)ACEI(或ARB)每1~2周增加一次劑量,同時監測血壓、血肌酐和血鉀水準,若血肌酐顯著升高[>265.2μmol/L(3mg/dl)]、高鉀血症(>5.5mmol/L)或有症狀性低血壓(收縮壓

(4)病情穩定、無體液瀦留且心率≥60次/分鐘的患者,可以逐漸增加β受體阻滯劑的劑量,若心率

二、慢性心力衰竭的預防

1、積極防治各種器質性心臟病。

2、避免各種心力衰竭的誘發因素,防治呼吸道感染、風濕活動、避免過勞、控制心律失常、限制鈉鹽、避免應用抑制心肌收縮力的藥物,對妊娠前或妊娠早期已有心功能不全者應節制生育。

3、積極防治影響心功能的合併症,如甲狀腺功能亢進、貧血及腎功能不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