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保健人群

保健人群

脊髓休克症狀,權威專家詳細介紹!

導致休克的原因有很多,所以休克有多種分類,其中一種叫脊髓休克,這種休克的症狀是比較特殊的,比如運動功能出現障礙甚至完全消失,肌張力會增高等諸多表現。

一、運動功能橫貫性損傷時在脊髓休克期消逝後損傷節段以下的運動功能完全消失,但肌張力逐漸增高,反射亢進。部分損傷者在脊髓休克期恢復後可逐步出現肌肉的自主活動,但相當於損害節段所管轄的肌群可表現為張力鬆弛、萎縮、腱反射消失等。臨床上如能找到這種下運動神經元癱瘓的體征,當有定位診斷的意義。

二、脊髓休克為脊髓受傷以後所表現的在損傷節段以下即發的完全性弛緩性癱瘓伴有各種反射、感覺、括約功能喪失的臨床現象。在輕傷病例這一現象可於數小時或數日內恢復,不留後遺征。但在較重的損傷時,這一現象將持續很久,常需3~6周後才逐漸出現損傷節段以下的脊髓自主活動。在脊髓休克中常難以判斷脊髓的損傷是功能性阻斷還是解剖上的橫斷。但脊髓休克時間越長表示其損害越嚴重,預後亦越差。

三、感覺障礙在損傷平面以下各種感覺均喪失。需待脊髓休克恢復後,感覺才能逐漸出現。有時在脊髓休克期中肛門及會陰部可有部分感覺保留,表示脊髓病變是不完全性的。

四、膀胱功能在不同時期的脊髓病變中可出現不同類型的神經原性膀胱。在脊髓休克期中表現為無張力性膀胱,休克逐步恢復時,表現為反射性膀胱和間歇性尿失禁。當脊髓恢復到出現反射時刺激下肢皮膚即可產生不自主的反射性排尿。晚期則表現為攣縮性膀胱。當病人出現總體反射時,可表現為無抑制性膀胱。

五、脊髓休克的產生並不是由於橫切刺激本身引起的,因為第二次切斷脊髓並不能使脊髓休克重新出現。所以,脊髓休克產生的原因乃是由於斷離的脊髓節段失去高級中樞的調節性影響,特別是來自大腦皮層、前庭核和腦幹網狀結構的易化性影響。在正常情況下,這些部分通過其下行的纖維與脊髓神經元所構成的突觸聯繫,使這些脊髓神經元保持一種閾下的興奮狀態,這可稱為易化作用(facilitation)。由於橫斷脊髓,失去此種易化性影響,脊髓神經元興奮性暫時地降低就表現為脊髓休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