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保健人群

保健人群

脊髓栓系綜合征症狀,這些表現是最常見的

脊髓栓系綜合征的病因有很多,患上這種疾病後症狀也是比較明顯的,患者很容易出現疼痛感,患者的運動能力會下降,一些感覺器官會變得麻木,部分皮膚會出現異常等等。

1、疼痛

是最常見的症狀,表現為難以描述的疼痛或不適,可放射,但常無皮膚節段分佈特點,兒童患者的疼痛部位常難以定位或位於腰骶區,可向下肢放射,成人則分佈廣泛,可位於肛門直腸深部,臀中部,尾部,會陰部,下肢和腰背部,可單側或雙側,疼痛性質多為擴散痛,放射痛和觸電樣痛,少有隱痛,疼痛常因久坐和軀體向前屈曲而加重,很少因咳嗽,噴嚏和扭曲而加重,直腿抬高試驗陽性,可能與椎間盤突出症的疼痛相混淆,腰骶部受到打擊可引起劇烈的放電樣疼痛,伴短暫下肢無力。

2、運動障礙

主要是下肢進行性無力和行走困難,可累及單側或雙側,但以後者多見,有時病人主訴單側受累,但檢查發現雙側均有改變,下肢可同時有上運動神經元和下運動神經元損傷表現,即失用性肌萎縮伴肌張力升高和腱反射亢進,在兒童患者早期多無或僅有下肢運動障礙,隨年齡增長而出現症狀,且進行性加重,可表現為下肢長短和粗細不對稱,呈外翻畸形,皮膚萎縮性潰瘍等。

3、感覺障礙

主要是鞍區皮膚感覺麻木或感覺減退。

4、膀胱和直腸功能障礙

膀胱和直腸功能障礙常同時出現,前者包括遺尿,尿頻,尿急,尿失禁和尿瀦留,後者包括便秘或大便失禁,兒童以遺尿或尿失禁最多見,根據膀胱功能測定,可分為痙攣性小膀胱和低張性大膀胱,前者常合併痙攣步態,尿頻,尿急,壓力性尿失禁和便秘,系上運動神經元受損的表現;後者表現為低流性尿失禁,殘餘尿量增多和大便失禁等,系下運動神經元受損的表現。

5、腰骶部皮膚異常

兒童患者90%有皮下腫塊,50%有皮膚竇道,脊膜膨出,血管瘤和多毛症,約1/3病兒皮下脂肪瘤偏側生長,另一側為脊膜膨出,腰骶部皮下腫塊可很大,因美觀問題而引起家長重視,個別病兒骶部可有皮贅,形成尾巴,上述皮膚改變在成人不到半數。

6、促發和加重因素:

(1)兒童的生長發育期;

(2)成人見於突然牽拉脊髓的活動,如向上猛踢腿,向前彎腰,分娩,運動或交通事故中髖關節被迫向前屈曲;

(3)椎管狹窄;

(4)外傷,如背部外傷或跌倒時臀部著地等。

根據典型病史,臨床表現和輔助檢查,診斷脊髓栓系綜合征並不困難,由於本病早期常無症狀或症狀發展隱匿,少數病人急性發病,雖經治療亦不能改善神經功能障礙,因此,提高對本病的認識,做到早期診斷和及時治療至關重要,對有下列臨床表現者,特別是兒童,應警惕本病可能:①腰骶部皮膚多毛,異常色素沉著,血管瘤,皮贅,皮竇道或皮下腫塊;②足和腿不對稱,無力;③隱性脊柱裂;④原因不明的尿失禁或反復尿路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