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容養生

血管瘤怎麼治?必知四大療法

血管瘤是生活中常見的血管性疾病,大多數的情況下是先天性造成的。主要好發部位是臉部和口腔中的血管。對於治療血管瘤的方法,需要更具不同病情來選擇最好的治療方式,患者要積極的接受治療,切勿放棄。

1、手術治療:採用外科手術方法將病損組織切除,以達到治療目的。對於獨立且較小病灶效果良好。一般情況下,病損區血管豐富,血量大,手術時出血量極大,常常引起嚴重的失血性休克,術中需要大量輸入全血,手術難度大,危險程度高。同時,由於出血後血往往不能全部切除即被迫終止手術,故術後復發率很高。手術切除部分瘤體後遺瘤局部畸形、缺失及功能障礙。

2、冷凍治療:此種方法用於血管瘤治療源於60年代(小範圍表淺病損可酌情採用),操作者利用液氮的揮發造成的強低溫(-96℃),通常狀態下低於-20℃,將病損區皮膚、血管瘤及血管瘤周圍組織冷凝,使其細胞內形成冰晶,並導致細胞破裂、解體、死亡,再經過機體修復過程使血管瘤消失。但此法會留下局部疤痕,在眼、口角、鼻尖、耳部治療後常留下嚴重缺損性畸形及功能障礙。

3、放射與同位素治療:其治療原理就是利用放射元素所產生的R射線對病損區組織細胞核進行轟擊到使其中的DNA鏈、RNA鏈斷裂,終止核蛋白的合成造成細胞死亡和解體,再通過組織修復過程達到治療目的。臨床上常用的有:淺層X光照射,鈷60局部照射,鍶40膠片外貼,磷32膠體局部注射等。治療後所治部位留下放射性損傷後萎縮性疤痕,表皮有脫屑現象。

4、硬化劑注射治療:此法源於50年代,枯痔注射療法衍化而來。其原理是:將硬化注入到血管瘤瘤體組織中(不能注入血管中),引起無菌性炎症,腫脹消失後出現局部纖維化反應,使血管瘤、血管腔縮小或閉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