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甘草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今後要正確利用

甘草是大家熟知的一種中藥,經常被人們用來治療多種疾病,但專家表示,很多藥物雖然療效很好,但同時也會有副作用,所以必須要懂得正確使用方法,相關使用禁忌必須要瞭解。

一、功效與作用

1、甘草治嬰兒目澀,月內目閉不開,或腫,羞明,甚至出血者,名慢肝風:甘草一截,以豬膽汁炙,為末,每用米泔調和少許灌之。

2、甘草治少陰病二、三日,咽痛,與甘草湯不差者:桔梗一兩。甘草二兩。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渣,溫分再服。

3、甘草治熱嗽:甘草二兩,豬膽汁浸五宿,漉出炙香,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綠豆大,食後薄荷湯下十五丸。

4、甘草治肺熱喉痛(有灸熱):用炒甘草二兩、桔梗(淘米水浸一夜)一兩,加入阿膠半斤。每服五錢,水煎服。

5、甘草治陰下濕癢:甘草一尺,並切,以水五升,煮取三升,漬洗之,日三、五度。

6、甘草治肺痿久嗽(惡寒發燒,骨節不適,嗽唾不止):用灸甘草三兩,研細。每日取一錢,童便三合調下。

7、甘草治痘瘡煩渴:粉甘草(炙)、栝樓根等分。水煎服之。

8、甘草治小兒撮口風:用甘草二錢半,煎服,令吐痰涎。再以乳汁點兒口中。

9、《本草通玄》記載:甘草甘平之品,獨入脾胃,李時珍曰能通入十二經者,非也。稼穡作甘,土之正味,故甘草為中宮補劑。

10、甘草治嬰兒慢肝風(目澀、畏光、腫閉,甚至流血):用甘草一指長,豬膽汁灸過,研細。以米汁調少許灌下。

二、甘草的功效有哪些

甘草味甘,性平,無毒。治五臟六腑寒熱邪氣,堅筋骨,長肌肉,倍氣力,解毒,久服輕身延年。生用瀉火熱,熟用散表寒,去咽痛,除邪熱,緩正氣,養陰血,補脾胃,潤肺。生甘草,長於清火,以清熱解毒,潤肺止咳力勝。用於痰熱咳嗽,咽喉腫痛等。炙甘草,長於溫中,以甘溫益氣,緩急止痛力強。用於脾虛胃弱,心悸脈結代等。粉甘草,善治尿道痛,尿路淋,生草節宜消腫毒、利關節,粉甘草,偏重清內熱,瀉心火。同是一物,其炮製所不同,則功效主治亦別。

三、甘草片泡水喝的禁忌

甘草的主要功效就是治療咳嗽、回腸炎、口腔潰瘍以及胃潰瘍等等疾病。甘草的使用方法有很多,可以直接入藥服用,也可以直接用開水沖泡。不過由於甘草具有微量的毒性,所以服用的時候千萬不要過量,並且最好也不要長期服用,避免身體出現不適的情況。具體的甘草副作用如下:

甘草的價格低廉,服用之後還能夠快速的起到止咳祛痰的作用。在平時,複方甘草片是很多家庭的常備藥。不過如果長期大量的服用,容易導致身體對於這種藥物出現依賴。所以,建議日常服用的時候一定要注意科學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