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飲食

體質不同,降火的方式也不同

除了減肥,降火也是我們聽得最多的一個詞語。隨著夏季炎熱的氣溫到來,易“上火”的人群又開始新一輪的“滅火”行動。由於年齡和體質各有不同,降火的方式,自然也會有所不同。

不同人群不同方法:

1、孩子易發肺火

夏天,有些孩子動不動就發熱,只要著一點涼,體溫立刻就會升高。從中醫學的觀點看,小兒之所以反復受到外邪的侵犯,主要是由於肺衛正氣不足,陰陽失于平衡。

一般來說,孩子性格急躁,易怒,大便幹,睡覺時蓋不住被子,喜歡俯臥而睡。對這種“火大”的孩子,應及時給予中藥對證治療。注意給孩子多飲水,多吃蔬菜和水果,少吃肉類及巧克力等熱量高的食品。

2、青壯年易發肝火

青壯年因蓄積在體內的陽氣,轉為向上外發,若藏陽氣過多會化成熱邪外攻,如果遇到陽氣驟升,內外兩陽碰撞,易引動內熱而生肝火,繼而誘發多種疾病。

肝火旺的判斷相對容易,性急易怒,口苦咽幹,面紅目赤,心煩易怒,便秘。可見不好的情緒,對自身健康有多大的危害。對於這種肝火旺盛的小夥子,可口服龍膽瀉肝軟膠囊、杞菊地黃丸等,少吃酸味多吃甘淡性溫微辛食物,以養肝健脾和胃,抗禦外邪對人體的侵襲。

3、中年易發胃火

中年人作為單位裡的骨幹,家庭的頂樑柱,往往因為壓力大而傷肝化火,火邪及胃,易發胃火。胃火表現為胸脅脹滿,善歎息,口渴喜冷飲,心悸失眠,性急易怒,畏熱汗出。應給予中藥對證清肝瀉胃治療,如龍膽瀉肝湯、清胃散,飲食上應增加黃綠色蔬菜與時令水果的攝取。

4、老年易發腎陰虛火

夏天陽氣旺盛,容易導致老年人腎陰虧虛,從而出現腰膝酸軟,心悸汗出,失眠,兼有手足心發熱,陽痿,早洩,應給予滋陰降火中藥,如知柏地黃丸等,飲食上應少吃刺激性及不好消化的食物。如糯米、麵團等,多吃清淡滋補陰液之品,如龜板膠、六味地黃口服液等,多食富含維生素B族、C族及富含鐵等食物,如動物肝、蛋黃、番茄、胡蘿蔔、紅薯、橘子等。

5、婦女易發心火

婦女在夏天情緒極不穩定,特別是更年期的婦女,如突受情緒刺激,則會煩躁不安,久久不能入睡。這主要是由於心腎陰陽失調而導致心火亢盛,從而出現失眠多夢,胸中煩熱,心悸怔忡,面赤口苦,口舌生瘡,潮熱盜汗,腰膝酸軟,小便短赤疼痛,舌尖紅,脈數,應給予中藥對證滋陰降火,如棗仁安神丸,二至丸等。飲食上應多食酸棗、紅棗、百合或者乾淨的動物胎盤等養心腎之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