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保健人群

保健人群

腦癱臨床表現,沒想到如此嚴重!

大家都知道腦癱是非常嚴重的疾病,但可能不知道具體的危害,腦癱可能會導致運動障礙出現問題,患者智力出現障礙、聽覺、視覺、語言功能、情緒控制能力等都會出現問題。

(1)運動障礙運動自控制能力差,嚴重的則雙手不會抓東西,雙腳不會行走,有的甚至不會翻身,不會坐起,不會站立,不會正常的咀嚼和吞咽。

(2)姿勢障礙各種姿勢異常,姿勢的穩定性差,3個月仍不能頭部堅直,習慣於偏向一側,或者左右前後搖晃。孩子不喜歡洗澡,洗手時不易將拳頭掰開。

(3)智力障礙智力正常的孩子約占1/4,智力輕度、中度不足的約占1/2,重度智力不足的約占1/4。

(4)語言障礙語言表達困難,發音不清或口吃。

(5)視聽覺障礙以內斜視及對聲音的節奏辨別困難最為多見。

(6)生長發育障礙矮小。

(7)牙齒發育障礙質地疏鬆、易折。口面功能障礙,臉部肌肉和舌部肌肉有時痙攣或不協調收縮,咀嚼和吞咽困難,口腔閉合困難以及流口水。

(8)情緒和行為障礙固執、任性、易怒、孤僻,情緒波動大,有時出現強迫、自傷、侵襲行為。

(9)有39%~50%的腦癱兒童由於大腦內的固定病灶而誘發癲癇,尤其是智力重度低下的孩子。

診斷方法:

腦癱的表現由於病因及分型的不同而各種各樣,但早期多見:腦癱嬰兒(6個月以內)的早期症狀。

1.身體發軟及自發運動減少

這是肌張力低下的症狀,在一個月時即可見到。如果持續4個月以上,則可診斷為重症腦損傷,智力低下或肌肉系統疾病。

2.身體發硬

這是肌張力亢進的症狀,在一個月時即可見到。如果持續4個月以上,可診斷為腦癱。

3.反應遲鈍及叫名無反應

這是智力低下的早期表現,一般認為4個月時反應遲鈍,6個月時叫名無反應,可診斷為智力低下。

4.頭圍異常

頭圍是腦的形態發育的客觀指標,腦損傷兒往往有頭圍異常。

5.體重增加不良、哺乳無力。

6.固定姿勢

往往是由於腦損傷使肌張力異常所致,如角弓反張、蛙位元、倒U字形姿勢等。在生後一個月就可見到。

7.不笑

如果2個月不能微笑、4個月不能大聲笑,可診斷為智力低下。

8.手握拳

如果4個月還不能張開,或拇指內收,尤其是一側上肢存在,有重要診斷意義。

9.身體扭轉

3~4個月的嬰兒如有身體扭轉,往往提示垂體外系損傷。

10.頭不穩定

如4個月俯臥不能抬頭或坐位時頭不能豎直,往往是腦損傷的重要標誌。

11.斜視

3~4個月的嬰兒有斜視及眼球運動不良時,可提示有腦損傷的存在。

12.不能伸手抓物

如4~5個月不能伸手抓物,可診斷為智力低下或腦癱。

13.注視手

6個月以後仍然存在,可考慮為智力低下。有些腦損傷較輕微,在嬰兒早期往往無明顯症狀,但在嬰兒後半期(6~12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