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健康

寶寶出生後第一針注射的原來不是疫苗 而是它

寶寶出生後第一針,很多人會告訴新手媽媽是疫苗,具體說是乙肝疫苗和卡介苗。其實不然,絕大多數甚至是全部寶寶人生中注射的第一劑是維生素K。

乙肝苗和卡介苗是在出生後24小時內注射,而維生素K是寶寶出生後在產房裡就要注射的。前者是免疫接種,後者是營養素補充。

寶寶出生後第一針注射的原來不是疫苗 而是它

維生素K有哪些作用呢?為什麼要作為寶寶人生的第一針劑?

維生素K是一種脂溶性維生素,參與多種凝血酶原的構成,缺乏容易造成出血。

寶寶出生後第一針注射的原來不是疫苗 而是它

為什麼新生兒寶寶容易缺乏維生素K呢?

1.人體內所需的維生素K50%~60%來自腸道內細菌合成,另外40%~50%從食物中攝取。

2.維生素k的分子量比較大,不易透過胎盤屏障進入胎兒體內。

3.新生兒由於肝臟對凝血酶原的合成未成熟。

4.新生兒出生頭幾天腸道菌群很少,因此通過腸道細菌合成的維生素K很少。

維生素K缺乏性出血症可發生於新生兒出生24小時內,也可發生於出生後1~3個月甚至半年內,出血最常見的部位是消化道和臍部,極少數會發生顱內出血,顱內出血病死率高,倖存者也常遺留神經系統的後遺症。

寶寶出生後第一針注射的原來不是疫苗 而是它

我們怎麼做?

1.新生兒出生後必須注射維生素K,以防出血性問題,維K不是疫苗但必須注射,無需質疑,而且所有新生兒生後均應接受維生素K的注射,這已是產科的常規。

2.早產兒或有其它問題的新生兒,醫生會適時給孩子注射維生素K。

3.如果嬰兒出生後沒有注射維生素K1,生後及生後一個月應分別口服兩次維生素K4。但最好還是接受維生素K的注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