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保健人群

保健人群

膝關節半月板損傷的治療方法是什麼呢

膝關節半月板的損傷是生活中比較常見的一種狀況,它的發生多是由於外傷引起的,因此一定要及時的治療。那麼膝關節半月板損傷的治療方法都有哪些呢?其實不同時期的處理方法是不同,首先瞭解下急性期的處理方法吧!

第一點:急性期的處理。

膝蓋半月板損傷的急性期,如果關節有明顯積液(或積血),則應在嚴格的無菌操作下抽出積液。 膝蓋半月板損傷的急性期,如果關節有“交鎖”,則應用手法解除這一症狀。

具體方法是令患者仰臥,放鬆患肢,一手捏住其患肢膝部,以拇指輕輕揉按痛點,另一手握住其踝部,徐徐屈伸膝關節,並輕輕內外旋轉小腿,直至交鎖症狀消失。

膝蓋半月板損傷的急性期,還要注意對患肢的固定。

具體方法是用管型石膏,從大腿的三分之一下至踝上於伸直位進行固定,時長為4周左右。固定期間和去除固定後,都要積極進行鍛煉,以防肌肉萎縮。

第二點:普通損傷的處理。

較輕的膝蓋半月板損傷,可應用藥物或者進行半月板縫合手術。

可應用的藥物,如—— 用於膝蓋關節疼痛、半月板損傷、滑膜炎、骨膜炎、膝蓋滑膜積水、跌打損傷等症引起的腫痛不適。

可應用的藥物,又如——取五加皮15克,威靈仙15克,桂枝15克,防風15克,荊芥10克,細辛10克,沒藥10克。將上述諸藥材全部置於鍋中,加適量的清水進行煎煮,濾出,外洗患處。

可採用的半月板縫合手術, 如——後內側半月板縫合術。 取膝後內側切口,即膝關節屈曲60度,自股骨內上髁沿後斜韌帶之後垂直向下達半膜肌腱止。切開皮膚、皮下組織及關節囊,用直角牽開器牽開後關節囊,觀察半月板的撕裂情況。

用小刮匙或手術刀清除撕裂的邊緣,不切除任何半月板組織,將半月板邊緣牽到關節囊,分清後關節囊與腓腸肌內側頭之間隙,並將後者向後牽開,使半月板撕裂部位及後關節囊完全從腓腸肌游離,把半月板牽到靠近關節囊。用小三角針、3-號尼龍線做間斷縫合,先從關節囊後側面開始,逐針向前,每針都應由下經關節囊、半月板後,再由關節囊反出,暫不打結,針間距3—4mm,抽緊縫線的兩端,直至撕裂部準確對合。維持縫線的張力,試行伸膝,如撕裂部不分開,說明縫線位置合適,否則應加以調整。維持膝關節45度屈曲位,用縫線間斷縫合關節切口。

最後,從外側開始,逐漸向內側,分別結紮半月板的縫合線。

第三點:嚴重損傷的處理。

膝蓋半月板嚴重損傷時,只得行切除手術,即利用關節鏡來取出游離的半月板碎片,或切除損傷的半月板。

由於切除半月板是最後的手段,患者在切除半月板後將喪失或減弱跳躍、負重等基本生理功能,因此要慎重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