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養生保健

養生保健

寶寶不會爬 醫生手把手來教

嬰兒爬行的發展大體可分為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在嬰兒5月~7月時

以匍匐爬行為主,腹部蠕動、四肢不規則劃動,但大多數不會向前,而可能往後退。

第二階段約在嬰兒8月~10月時

發展為四肢爬行,即用手和膝蓋爬行,最後發展為兩臀和兩腿均伸直,用手和腳爬行。

爬行時嬰兒頭頸抬起,胸腹離地,四肢支撐身體重量,使手、腳及胸腹背及四肢的肌肉得到鍛煉,為之後的站立和行走打下基礎。學會爬行後,嬰兒的視野和接觸範圍廣大了,通過視覺、聽覺和觸覺等感官刺激大腦,促進各方面的協調,對大腦的發育、智力開發均有重要意義;通過爬行運動還能提高嬰兒的新陳代謝水準,有助於生長發育。嬰兒爬行對提高嬰兒全身的協調性非常關鍵,因此家長無論如何均應對自己的嬰兒按月齡進行爬行訓練。

爬行對於孩子還有以下幾點好處:提高活動能力,增強體質,增進親子交流,促進社會性發展,促進大腦發育,促進語言發展,促進良好的性格發展,培養探索欲望。

寶寶的爬行行為需要成人有意識地訓練,下面介紹兩種訓練方法。

方法一:

1.家裡的小席子卷成圓狀。(席子有彈性,方便展開)

2.寶寶趴在席子上,將席子一邊壓在身下。

3.媽媽推動席子,讓寶寶隨著席子的展開而朝前爬。

方法二:

1.寶寶趴在地上或床上,表面要有一定的摩擦力,不能太光滑或太軟。

2.一位大人在寶寶前面,另一位大人在寶寶後面。

3.前面的人牽寶寶的右手,後面的人就推寶寶的左腳;牽寶寶左手時,就推寶寶的右腳。

多次訓練後,寶寶就能自己朝前爬行了,每次練習成功後,父母要給寶寶鼓勵或獎勵,可以在目的地擺放寶寶喜歡的玩具或物品,促使寶寶努力往前,以保持寶寶對練習的熱情。

兒童保健科 蔣志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