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飲食

缺蛋白質吃什麼好呢

眾所周知,蛋白質是人體必不可少的營養元素,如果蛋白質缺乏對於人體的體質影響是非常大的,因此人們一定要注意蛋白質的攝入。那麼缺蛋白質吃什麼好呢?很多人對此並不瞭解。其實生活中是有很多食物可以補充蛋白質的,牛奶、雞蛋、豆腐等十五中都是富含蛋白質的。

首先,我們為什麼要補蛋白質?

可以這樣說,沒有蛋白質就沒有生命,它對於我們人體是絕對不能缺少的。必需攝入足夠的蛋白質,人才能長大和強壯。在肌肉組織和心、肝、腎等器官中都含有大量的蛋白質;骨骼、牙齒、乃至指趾甲中也含有大量的蛋白質等等。蛋白質對生長發育期的兒童也尤為重要。

第二、哪些食物屬於優質蛋白?

相比那些昂貴的鮑魚、海參、燕窩,可以用奶、雞蛋、豆腐來相媲美。先來說說豆腐,其實真正富含蛋白質而且營養價值高的,就是廉價的豆製品。它的蛋白質含量很高,屬優質蛋白。要比燕窩高出很多。並且在植物性食品裡,豆製品的氨基酸構成相對來說較合理。它的必需氨基酸的組成和比例與動物蛋白相似,是與穀類蛋白質互補的天然理想食品。豆腐的種類很多,有軟的、硬的、醃制的、煙熏的和燉熟的。哪一種做法都均可。

再來說說雞蛋。雞蛋的營養素含量不僅豐富,而且品質也很好,是營養價值很高的食物,是最吻合人體氨基酸模式的。是一個完美的蛋白質來源。一天吃兩個雞蛋,再搭配其他的一些豆製品與青菜類,攝入的蛋白質不管從量上還是質上,都遠遠勝過海參。那麼牛奶PK鮑魚的話,雖然鮑魚的蛋白質含量的確很高,但是牛奶裡的蛋白質十分的優質,被稱為酪蛋白。這種蛋白質的氨基酸評分非常高,非常適合人體的消化吸收和利用。所以牛奶的蛋白質接近完美水準。

另外,優質蛋白還包括動物性食物如魚、禽、蛋和瘦肉等。動物性食物中蛋白質不僅含量高,而且氨基酸組成更適合人體需要,尤其是富含賴氨酸和蛋氨酸,如穀類或豆類食物搭配食用,更能發揮蛋白質互補的作用。但動物性食物一般都含有一定量的飽和脂肪和膽固醇,攝入過多可能增加患心血管病的危險性。

第三、推薦一日食譜補蛋白質

早餐:煮雞蛋(60克帶殼);牛奶250毫升;麵包片35克。

兩餐之間加餐:堅果(約一小把帶殼)

午餐:瘦肉絲25克炒扁豆100克,油5克;

熬小白菜100克豆腐50克,油3克;

紅燒平魚(帶骨50克)油3克;米飯(大米100克)

兩餐之間加餐:蘋果一個(中)

晚餐:炒雞丁50克柿子椒100克,油5克;

炒木耳(幹10克)油菜150克,油5克;

玉米麵發糕75克。

以上食譜是約等於每人一天的蛋白質需要量。基本上能滿足輕體力勞動者的男性每天75克和女性65克的需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