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飲食

幾點吃晚飯最好?吃晚飯的注意事項

很多家庭下班都很晚,因此吃晚飯的時間自然就很晚,大家要知道長期太晚吃晚飯是很不好的,而且晚飯也不要吃的太油膩,不要經常吃甜的東西,最重要的是不要吃的太飽。

1、晚飯不宜太晚吃

營養專家指出,晚餐也不宜吃得太晚,否則容易患尿道結石。不少人因工作關係很晚才吃晚餐,餐後不久就上床睡覺。在睡眠狀態下血液流速變慢,小便排泄也隨之減少,而飲食中的鈣鹽除被人體吸收之外,餘下須經尿道排出。據測定,人體排尿高峰一般在進食後四至五小時,如果晚餐太晚,到晚上八、九點鐘才進食。那麼,排尿的高峰便在淩晨零點以後。此時,正是睡得最香的時候,高濃度的鈣鹽隨尿液在尿道中滯留,與尿酸結合生成尿酸鈣,與草酸結合生成草酸鈣,當其濃度較高時,在正常體溫下可析出結晶並沉澱、積聚,從而形成結石。因此,為了預防尿道結石,除多飲水外,還應早進晚餐,使進食後的排泄鈣鹽高峰提到睡覺之前,排一次尿後再睡最好。

2、晚飯不宜常食葷

醫學研究發現,晚餐經常吃葷食的人,比經常吃素食的人,血脂較常人高三至四倍。患有高血脂、高血壓的人群,如果晚餐經常吃葷,等於火上澆油,會使病情加重或惡化。如果晚餐經常攝入過多的熱量,容易引起膽固醇增高,而過多的膽固醇堆積在血管內壁上,久而久之,就會誘發動脈硬化和冠心病。

3、晚飯不宜常吃甜

晚餐和晚餐後都不宜經常吃甜食。國外科學家曾以白糖進行研究發現,雖然攝取白糖的量相同,但若攝取的時間不同,就會產生不同的結果。科學家將動物分成兩組,一組早上餵含白糖的飼料,晚上再餵普通的飼料,另一組則正好相反。前一組由於早上喂含有白糖的飼料,因此,吃完後有很長的一段時間可以做運動;而後一組則在晚餐時食用含白糖的飼料,因此,一吃完就休息了。它們雖然全天的白糖攝取量相同,但一段時間後,晚餐喂含白糖飼料的一組,血液中的所含的中性脂肪濃度比另一組高很多。由此可見,晚上經常攝入含糖食物對身體的危害是非常大的。

4、晚飯不宜常過飽

中醫認為,胃不和,臥不安。如果晚餐過飽,必然會造成胃腸負擔加重,其緊張工作的資訊不斷傳向大腦,使人失眠、多夢,久而久之,很容易引起神經衰弱等多種疾病。中老年人如果長期晚餐過飽,反覆刺激胰島素大量分泌,往往會造成胰島素B細胞負擔加重,進而衰竭,誘發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