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健康

幫助寶寶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 試試這些吧

嬰兒早期很多良好的行為、習慣都是通過建立條件反射這一學習方式形成的。孩子定時睡眠、定時上床、準時起床的好習慣同樣是運用了這一學習方式。

家長可以配合孩子的特點和生活習慣,幫助他逐漸建立良好的睡眠規律。每當孩子到了要睡眠的時候,讓孩子躺在床上進行哄睡,然後家長採取一些固定活動,如每次臨睡前洗浴、換睡衣、換上乾爽的紙尿褲或讓孩子聽同一首安眠曲或者講同一個故事,或者家長做同一個動作——親吻他、拍他等 ,直至孩子入睡。

每天家長都採取這樣固定的哄睡模式,經過一段時間,只要做這些事情,孩子就知道該入睡了,就能夠養成自行入睡的習慣,即建立了良好的睡眠條件反射。

需要提請家長注意的是,越小的孩子建立這種條件反射需要的時間越長,家長要有耐心。如果家長採取了抱著、搖著、吃著奶哄睡的模式,時間長了建立的條件反射就是必須抱著、搖著或者吃著奶才能入睡的習慣,以後再想糾正就十分困難了。

當然,説明寶寶分辨晝夜也是十分重要的,室內光線要有明顯的晝夜分別,日夜活動應該有明顯的區別。白天小睡也不必掛上窗簾,不需要刻意製造安靜環境;夜間睡眠則需要黑著燈與白天小睡有所區別。

白天儘量多與孩子溝通交流,與他玩耍、說話,利用孩子清醒的時間進行早期教育。其實,早期教育在我們生活的時時、處處、事事中都可以進行。

孩子臨睡前不要玩耍得過度興奮,或者讓孩子過於疲勞。因為這樣會造成腎上腺素濃度增高以對抗機體產生的疲勞,孩子反而會因為興奮、易怒、急躁而難以入睡。

夜間入睡前一定要換上滲水性強的乾爽紙尿褲,防止嬰幼兒因漏尿、尿濕或更換尿布而被打擾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