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健康

媽媽只需3招 就能判斷寶寶乳牙是否正常

在臨床上,經常會有新手媽媽問:寶寶怎麼還沒有出牙?寶寶的牙齒正常嗎?其實,寶寶的牙齒是否正常,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來觀察

觀察出牙時間 嬰兒牙齒萌出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從第一顆乳牙萌出到最後一顆乳牙萌出,一共需要大約兩年的時間。一般嬰兒在6-8個月開始長牙齒,且一般先長下頜牙齒,緊跟著長上頜相對應的牙齒。第一顆萌出的牙齒應該是下頜乳正中牙齒,然後長上頜的正中牙齒,再以後按照規律長側面的牙齒。嬰兒牙齒過早萌出也是可能的,如3-4個月齡嬰兒乳牙萌出。如果寶寶到9個月齡時仍沒有長牙,就需要注意孩子是否存在全身性疾病,如營養不良(維生紊D缺乏)、佝僂病、克汀病等。

觀察乳牙形態 兒童乳牙的形態和成年人恒牙形態基本上是一樣的,只是牙齒體積較小。如果乳牙體積過大或體積過小,都屬於牙齒發育異常。有些乳牙呈圓錐形態或不規則形態,往往屬於多生的牙齒。不過,乳牙形態異常相對少見,一般也不需要治療,因為乳牙在口腔中行使功能的時間較短,等待恒牙萌出後就自然替換了形態異常的乳牙。

觀察乳牙色澤 剛萌出的乳牙一般呈白色。嬰兒牙齒患病的首要特徵是色澤變化。例如,牙齒呈褐色時,往往是齲病的早期階段,此時可以採取補牙的方法進行早期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