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健康

當孩子在公共場所哭鬧時,父母必做的四大原則你知道嗎?

文|秘笈君 

上周和表姐帶著小侄子去商場,上了二樓發現有好多人都圍在玩具店門口,還以為是有啥新玩具了,誰知我們走近一看,一個小朋友正在哭鬧讓他媽媽給他買玩具,他一手綴著媽媽的衣服,一手綴著玩具,一邊哭,一邊鬧,那叫一個慘。路人們紛紛都把責備的目光投向了這位年輕的媽媽,可是這位媽媽的一個舉動深深地折服了在場的所有人。 

她沒有責備孩子,也沒有生氣,她給了孩子選擇的權利,讓他自己選擇:1、放棄喜愛的蛋糕,選擇這個玩具2、立刻停止哭泣,放棄這個玩具,但是還有蛋糕可以吃3、如果繼續胡鬧什麼都將得不到。

這位媽媽的做法是多麼的機智,即快速的化解了孩子胡鬧帶來的尷尬,同時在無形中起到教育孩子的作用。

各位寶媽們有沒有碰到在公共場合熊孩子胡鬧的現象了?我們來總結一下這個時刻你該如何做:

1、明確外出目的

在帶寶寶出門前,一定要給他講清楚,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在商場、超市等外面地方不能隨便碰別的東西,如果實在有想特別需要的東西,不能自己私自拿,一定要告知爸爸媽媽。

2、誇讚孩子,給孩子自信

好孩子都是誇出來的,只要寶寶做了一件力所能及但做的並不是特別好時,你更需要去好好鼓勵、誇獎寶寶,這樣可以增加寶寶的自信,同時也會增進你和寶寶的關係,尤其是在公共場所。

3、避免威脅性話語

“你不過來,我就不要你了”、“你在玩,我就走了”、“你在這樣胡鬧,就把你扔了”...這些話絕對不要說,這樣只能起到一時的效果,但會給寶寶心裡留下焦慮不安,缺乏安全。而且時間久了,寶寶就會有一種在爸媽責備或制止之前自己停止這種行為就好了,形成一種僥倖心理,沒有正真讓孩子意識到這樣做是不對的。

4、不要吼孩子

在公共場所,孩子胡鬧我們確實很頭疼,但是千萬不要喊、罵、責備孩子,要好好地說,給孩子講道理,講條件,講原則,適當的時候可以讓孩子自己去承擔自己做事的後果,讓他自己明白對於錯、利與弊。

-----------------------

孩子到底在哭什麼?孩子拉肚子是消化不良?如何判斷孩子是否該補鈣了?孩子挑食不吃飯是什麼原因?1歲真的必須斷奶嗎?寶寶怎樣才能長高些?

如果你有這些育兒困惑,

請關注百家號:【育兒秘笈】。做心裡“有底”的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