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飲食

6種錯誤的喝牛奶方式,看看你犯了嗎

牛奶的營養價值非常高,大家為了補充營養也常常喝牛奶。但很多人不知道,牛奶喝得不對,反倒會給身體帶來病痛。下面總結了6種錯誤的喝牛奶方式,可以對照一下自己或者身邊的人有沒有這種習慣。

1、牛奶越濃越好

有人常認為牛奶越濃,營養成分就越高。其實這是不對的。這裡說的濃牛奶是指有人覺得新鮮牛奶太淡,就往牛奶裡多加奶粉少加水,使牛奶的濃度超出正常標準。但是嬰幼兒喝過濃的牛奶會引起腹瀉、便秘、食欲不振,甚至拒食,還會引起急性出血性小腸炎。

2、牛奶巧克力

液體的牛奶加上巧克力會使牛奶中的鈣與巧克力中的草酸產生 化學反應,生成“草酸鈣”。這會使本來具有營養價值的鈣,變成了對人體有害的物質。

3、牛奶雞蛋

牛奶和雞蛋營養都非常豐富,但不是一起吃就更好。原因是經過一夜十多個小時的能量消耗,早晨的人體急需靠含有豐富碳水化合物的 早餐來重新補充能量,而牛奶和雞蛋不能提供足夠的能量。

4、牛奶 米湯、稀飯

牛奶中含有維生素A,而米湯和稀飯主要以澱粉為主,它們中含有脂肪氧化酶,會破壞維生素A。小孩子如果攝取維生素A不足,會使發育遲緩,體弱多病,所以為了保證營養,要分開吃。

5、牛奶 橘汁、檸檬汁

橘汁和檸檬均屬於高果酸果品,而果酸遇到牛奶中的蛋白質,就會使蛋白質變性,從而降低蛋白質的營養價值。不建議在牛奶里加橘汁和檸檬汁。

6、牛奶 藥

牛奶會明顯地影響人體對藥物的吸收速度,還容易使藥物表面形成覆蓋膜,使牛奶中的鈣與鎂等礦物質離子與藥物發生化學反應,生成非水溶性物質,這不僅降低了藥效,還可能 對身體造成危害。所以,在服藥前後各1、2小時內最好不要喝牛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