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保健人群

保健人群

治療腳癬的最佳方法是什麼呢?

腳癬就是大家熟知的腳氣,很多人喜歡稱為香港腳,導致這種疾病的主要原因是細菌感染,患者的足部會出現明顯的臭味,還會伴隨膿皰、糜爛、滲液等症狀,危害性其實是很大的,所以務必要及時治療,目前最好的治療方法如下:

一、局部治療

主要根據腳癬的臨床分型選用不同劑型的外用藥物。其藥物品種很多,各地都有自己的習慣用藥,根據當地情況選用。

1.家庭用藥

(1)水皰型

表現在足蹠和足緣發生群集或分散小水皰,皰壁厚,乾燥後形成環狀鱗屑,有的水皰亦可融合成大皰。此時可外用複方苯甲酸擦劑、複方雷瑣辛溶液、複方土槿皮酊等,具有抗菌和剝脫作用。也可外用含有環吡酮胺、聯苯苄唑、益康唑、酮康唑、特比萘芬等的乳膏。

(2)浸漬糜爛型

於趾間,尤其三、四趾間。皮膚浸漬發白。由於走動不斷摩擦,致使表皮剝脫,呈現潮紅糜爛面,伴少量滲液。可先用含有抑菌或殺菌的粉劑或糊劑,使皮損乾燥,糜爛面癒合後再外用上面的藥物。在糜爛時外用會有刺激,引起疼痛。

(3)鱗屑角化過度型

開始多在趾間有輕度炎症及脫屑,逐漸向足蹠、足緣及足跟蔓延。活動性病變發生紅斑及丘疹,甚至群集性小水皰。瘙癢會加重。角化主要發生在足蹠、足緣或足跟部,表現皮膚粗糙,角化增厚,冬天易皸裂、疼痛。外用藥在夏季可用酊劑和乳膏交替用,冬季宜用乳膏、油膏類為主。為提高療效塗藥後加封包。

(4)足癬繼發感染

局部表現紅腫、痛、糜爛、膿性分泌物,伴發淋巴結炎和淋巴管炎。原則是先要治療繼發感染,足部用1:5000高錳酸鉀泡足,或0.1%雷夫奴爾溶液、3%硼酸溶液做冷濕敷,外用抗菌素軟膏,同時全身用抗菌素。感染控制後再用抗真菌藥治療。

2.避免搔抓

腳氣是一種傳染性皮膚病,應避免搔抓,防止自身傳染及激發感染。洗腳盆及擦腳毛巾應分別使用以免傳染他人。

3.消毒

用藥治療的同時,對病人穿的鞋襪要進行消毒處理。可用日光曝曬或開水燙洗,最好用布塊蘸10%福馬林液塞入鞋中,裝入塑膠袋封存48小時,以達滅菌目的。

二、全身治療

對重症足癬,常常有繼發細菌感染者可考慮全身給藥治療。如選用特比萘芬片、伊曲康唑、氟康唑等,最好在醫生指導下用藥。

三、中藥及偏方

(1)枯礬、黃柏、五倍子、烏賊骨,任選一種研末備用,洗淨腳後撒於患處。適用於糜爛型。

(2)苦參、白蘚皮`馬齒莧、車前草各30克,蒼術、黃柏各15克,每日煎洗1-2次。對水皰型或有感染時應用有良好效果。

(3)白鳳仙花30克,皂角30克,花椒15克,任選-種,放入半斤醋內,浸泡一天后,於每晚臨睡前泡腳20分鐘。連續治療7天,對角化型有良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