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嬰健康

嬰兒耳朵畸形,你知道該如何解決嗎?

有些嬰兒生下來會出現耳朵畸形的情況,專家表示,遇到該情況是父母別太著急,嬰兒耳朵畸形解決起來要容易很多,因為嬰兒的耳朵還是非常軟的,更加容易改變形狀,所以完全可以到醫院尋求醫生幫助,選擇最正確的方法來解決該問題。

一、孩子出生耳朵有畸形的現象,如果聽力正常,大一些是可以通過手術整形治療的。指導意見:現在孩子吃奶的時候可以輕輕的把孩子耳朵蜷縮的部位往舒展裡揪一揪再觀察吧,大一此坷以手術。

二、“招風耳”原是耳廓形態畸形

結構不完美的小耳朵就是常說的“耳廓畸形”,它細分為結構畸形和形態畸形。結構畸形是指因耳廓萎縮或發育不良導致的皮膚或軟骨組織缺失;形態畸形是耳廓發育完善但形態異常的畸形。

大家熟悉的酷似動畫片裡小精靈的“招風耳”,實際上就是耳廓形態畸形。此外,耳輪畸形、杯形耳、垂耳、環縮耳、隱耳等都屬此類。有時,還會出現上述兩種或兩種以上畸形同時存在的情況。

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寶寶的耳廓形態畸形呢?原因有很多種,遺傳因素首當其衝。如果父母的耳廓形態不佳,往往會導致孩子的耳廓形態異常。此外,胚胎發育期間的“故障”也可能導致耳廓軟骨發育過程中產生異常折疊。耳廓部位的皮膚和軟骨缺失,也是造成異常形態的常見原因。

三、發現異常別坐等耳朵“長大”

對家長來說,耳廓形態異常比結構異常更容易發現。出現問題後,有心急的家長說:扯一扯、揉一揉應該能把小耳朵“改造”回完美的樣子吧;心寬的家長則說:等寶寶長大了,耳朵也就長大了!

這樣的“想當然”,對嗎?實際上,這些想法很可能延誤耳廓形態異常的最佳矯正時機。因為耳廓形態的可塑性與“透明質酸”的含量成正比,而“透明質酸”的含量與孕激素有密切關係。在母體孕激素的刺激下,胎兒“透明質酸”的含量較高;胎兒脫離母體後,其體內殘餘的孕激素還將保持相對較高的水準,到出生6周後進入快速下降階段。

所以,家長一旦發現寶寶耳廓形態異常,需抓住時機矯治。特別是具有耳廓形態異常家族史的寶寶,應儘快轉診至具有耳廓畸形矯正資質的醫院進行治療。

四、出生一周即可接受矯正

越早=越好!耳廓形態異常的治療關鍵期(或稱矯正最佳年齡)是從寶寶出生第7天到第30天之間。即寶寶出生後觀察到第7天,如耳廓形態異常沒有改善,儘快接受無創矯正,治療週期通常為2周,治癒率可達到95%。

當然,出生2個月內的寶寶也可以接受矯治,治療週期約為2周至4周;出生2個月至6個月的寶寶根據自身發育條件,一部分仍然可以進行無創矯治,但治療週期將延長至4周至6周。出生6個月以上的寶寶,基本上就不能進行無創矯正了,需要等待年齡和身體發育條件達標後實施外科手術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