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飲食

隔夜的米飯能吃嗎?

每天家家戶戶不管吃什麼菜,都要配著主食吃,米飯就是一種南北方都喜歡吃的主食。米飯的主要成份是澱粉,米飯中的蛋白質含量非常豐富,並且含有人體必需的蛋白質,因此,米飯不僅味道好,備受大家喜愛,也是營養價值非常高的一種主食。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會把吃不完的米飯放起來,那麼,隔夜的米飯能吃嗎?

咱老百姓居家過日子,天天做飯燒菜, 幾乎每天都會有剩飯剩菜。有人說:“隔夜飯菜不衛生,沒營養,該扔掉”;還有人說:“隔夜飯菜只要不壞照樣可以吃”。其實兩種說法都不全面。

處理好剩飯是很重要的。當然,最好是不剩飯,按人量米下鍋。如果剩下,應將剩飯鬆散開,放在通風、音量和乾淨的地方,避免污染。等剩飯的溫度將至室溫時,放入冰箱冷藏。

剩飯的保存時間,以不隔餐為宜,早餐午吃,午飯晚吃,儘量縮短在5—6小時以內。吃剩飯前一定要徹底加熱,而且要熱透才能吃。不要吃熱水或菜湯泡的剩飯,不能把剩飯倒在新飯中,以免加熱不徹底。應當強調的是,剩米飯容易引起食物中毒,大多時候,米飯看上去沒有異樣,也未發餿、變酸,但入口不爽、微有發粘或稍帶異味,也必須徹底加熱後食用。

隔夜菜因受到食用時的污染,又存了一段時間,菜中微生物含量較高,確實存在衛生問題,食用不當會影響健康。

那麼,隔夜菜處理有什麼竅門呢?

1.食用後儘快放入冰箱,縮短在常溫下的存放時間,以減慢菜中細菌中生長繁殖速度。

2.下頓食用前必須經過加熱回燒,因為有些致病細菌雖不會致食物變質,但能致人生病。如將食品加熱,可殺滅食品中大部分的微生物。

3.微波爐能在較短時間內破壞微生物內部結構,殺菌效果較傳統“火燒”好。當然,加熱滅菌的同時,會使蔬菜類食品中的維生素C遭到破壞,損失些營養成分。

隔夜菜的存放期限

1.隔夜菜在5度以下的低溫環境,可存放1—2天。如存放3天以上,蔬菜中天然存在的硝酸鹽會轉化為亞硝酸鹽,有致癌作用,加熱也不能去除。

2.動物性食品在25—30度時,3—4小時即變質。

3.沙拉、海蜇之類的涼拌菜,由於加工時就受到了較多污染,即使冷藏,隔夜後也很有可能已經變質,應該現制現吃。

4.醃制食品鹽分多,安全食用期限可延長到3—4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