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疾病

針灸治療耳鳴耳聾方法有哪些?

治療耳鳴當然要注意正確的方法,盡可能的減少這些問題對自己造成的影響,針灸治療耳鳴是比較有效的,但是也要注意瞭解正確的操作手法以及講究穴位,以下就是具體的。

耳聾方法有哪些?" alt="針灸治療耳鳴耳聾方法有哪些?" />

一、實證

治法 清肝瀉火,疏通耳竅。以足少陽、手少陽經穴為主。

主穴 翳風 聽會 俠溪 中渚

配穴 肝膽風火者,加太沖、丘墟;外感風邪者,加外關、合穀。

操作 毫針瀉法。

方義 手、足少陽兩經經脈均入耳中,因此取手少陽之中渚、翳風,足少陽之聽會、俠溪。疏通少陽經絡,清肝瀉火。

二、虛證

治法 益腎養竅。以足少陰、手太陽經穴為主。

主穴 太溪 照海 聽宮

配穴 腎氣不足者,加腎俞、氣海;肝腎虧虛者,加腎俞、肝俞。

操作 毫針補法。腎氣虛可用小艾炷灸患處。

方義 太溪、照海補益腎精、腎氣。聽宮為局部取穴,可疏通耳部經絡之氣。

三、針灸治療耳鳴耳聾的作用機制:

現代醫學按病變性質將耳鳴耳聾分為器質性與功能性。按病變部位分為傳音性聾、感音性聾與混合聾。針灸治療,多為感音性聾,即神經性耳聾。它可因多種因素如噪音、感染、自身免疫等引起內耳螺旋器的毛細胞以及聽神經或神經中樞發生病變,使聲音的感受與傳導發生障礙。針灸治療本病的作用機制在於:針灸可改善耳部的血液迴圈,使耳內血液供應得到增強,改善了耳內毛細血管的通透性,這樣有利於新陳代謝,減少病理產物對內耳神經的損害,同時又可使聽神經末梢血氧供應增強,有利於損傷的神經元修復與再生;針灸可阻止或減輕內耳螺旋器毛細胞的壞死,提高耳蝸機能,有利於聽力的恢復;通過針灸對聽覺中樞的作用,使其興奮性增高,有利於與各級聽神經之間聯繫及傳導的恢復與建立,促使損傷的神經傳導功能得以恢復;此外,針灸對失眠、外耳疾病,情緒緊張等病症的有效治療,也是一個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