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飲食

2個養生黃金時間段,千萬別錯過了

養生已經成為了一個很熱門的話題,都說現在不養生,老了就會後悔的。不過養生包括的內容太廣泛,真正能夠做到的人也很少。更不可取的就是有些人胡亂養生,亂買一些昂貴的保健品進補,這種做法可能更加傷害身體。

其實養生也可以很簡單,日常一些小動作可能就是養生的最佳辦法,有些養生辦法不需要多少成本,效果卻比很多昂貴的保健品好。專家表示有2個時間段是養生的黃金時間,只要會利用,養生效果事半功倍。

一、飯後半小時

1.從中醫理論上講,早晨7~9點主胃經,胃經在中醫經絡裡被稱作“長壽經”,經過膝關節。飯後20分鐘左右,用手反復摩擦膝關節,可以使胃經通暢。

2.午飯後半小時閉目養肝血,午飯後可閉目靜坐10分鐘至半小時,能使血液更多地流向肝臟,養陰去燥、護肝消食效果非常好。

3.晚飯後半小時喝水、拍任脈,研究發現,人體小腸開始吸收是晚飯後的30分鐘左右,晚飯後半小時喝些水,能夠加強身體的消化功能。這半個小時還可以拍打拍打任脈,也就是小腹以上正中間的部位,有很多重要的穴位分佈在此,吃完飯從上到下輕輕拍打20分鐘,可以幫助消化、強身健體。

二、睡前一小時

1.泡腳:助眠養腎。腳是離心臟最遠的部位,不容易得到養分與血液。睡前用溫熱的水泡一泡腳,對促進身體血液迴圈、加速新陳代謝都有好處。泡腳的黃金時間點在9點左右,在此時泡腳,能讓腎臟得到最大程度的放鬆。

2.刷牙:防心臟病。睡前刷牙比早晨更重要,不僅可清除口腔積物,有利於保護牙齒,對安穩入睡也有幫助。最重要的是,睡前把牙刷乾淨,更能起到預防心臟病的功效。

3.揉腹:調理脾經常做揉腹運動。方法是平臥、全身放鬆,以左手心按腹部,右手疊于左手背上,逆時針旋轉64周,然後順時針旋轉64周,再自胸部向腹部,自上向下,推按64下。用力宜輕柔,將力透於皮膚之下,又不可用力太大。 揉腹不但可調理脾胃、防病,而且對許多慢性病如糖尿病、腎炎、高血壓、冠心病、肺心病等,都有輔助治療作用。

4.梳頭:降血壓。睡前用木梳,從前額處一直往下梳到後腦勺,大約梳個五分鐘,能通達陽氣,疏通氣血,防止脫髮和白髮,還能降壓,預防腦溢血、防老年癡呆等症。

5.搓腳:排毒延壽 “三裡湧泉穴,長壽妙中訣。睡前按百次,健脾益精血。”睡前花幾分鐘時間按摩湧泉穴,不僅可治療糖尿病、更年期障礙、多眠症、暈眩、高血壓、焦躁、過敏性鼻炎、腎臟病等多種疾病,還可以排毒養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