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疾病

家有老人如何做好防跌措施

在門診看病,我時常願意多和老人和家屬多說幾句話,這些話都是防止跌倒的小竅門。

老人的家居佈置原則是:簡單、空曠。起床方便時防碰撞傢俱或腳下被地毯邊、低門檻絆倒。居室內儘量少放傢俱,房門口不設置低門檻,活動範圍內的地面保持絕對平坦。

此外,對於有特殊疾病的老人,家人要引起重視:

1.嚴重頸椎病、椎基動脈供血不足。起床或變換體位時易暈倒,故有這種病的老人起床或變換體位時,動作一定要緩慢,減少頭頸活動的幅度。有條件的家庭應有專人夜間陪護,起床時有人攙扶。

2.直立性低血壓。起床易突然摔倒,由於平臥與起立時動脈血壓相差甚大,容易突然摔倒。針對這種老人,除了積極治療外應避免夜間起床下地“方便”,一般採取在床上側臥位用便壺解決問題。

3.低顱壓綜合征。起床易跌倒,由於起立後顱內壓更低導致嚴重頭昏、頭暈跌倒。患這病的老人除積極尋找病因和治療外,發作期應避免起床直立,儘量臥位休息(包括在床上大小便)。

4.夜間噩夢或夢遊。老人一般有不同程度的腦動脈硬化、腦供血不足,甚至腦功能障礙。尤其是家庭中有突發事件,致老人心理、精神神經功能障礙,更易發生夜間噩夢、夢遊等現象,極易跌倒。我家有一位86歲的老人,由於相伴六十多年的配偶去世,致嚴重的心理、精神神經功能失調,夜間睡眠中好幾次從床上跌落地板上,有兩次甚至導致頭面部外傷。針對這種老人,除了進行積極的心理、精神治療外,睡前口服適量的鎮靜劑對之有益。床旁應有牢固的保護設施防止墜落。

5.腦中風後遺症。老人夜間起床易跌倒。對於偏身活動不便的中風後遺症老人,夜間應有親屬陪伴。

6.眩暈症發作期。老人夜間起床易跌倒。在眩暈症發作期,應動員老人多臥位休息,除了藥物治療外,老人夜間應有親屬陪伴。對於眩暈症的原因,應儘快查明,進行對症治療,防止症狀反復發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