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保健人群

保健人群

體溫偏低是怎麼引起的?這些原因最有可能!

人的標準體溫是37℃,但每個人的身體情況不同,再加上受到季節的影響,所以人的正常溫度是37℃上下,但有一些人的體溫明顯偏低,那就不正常了,比如有的人的新陳代謝比較慢,血液迴圈也不正常,就會直接導致體溫偏低,除此之外還有諸多因素。

一、運動不足

人在一動不動時,身體也能產生熱量。當身體運動時,肌肉產生熱量的比率會上升,特別是從事健美等肌肉運動的人,該比率可能會上升至80%。因此,要使體溫升高,改善寒涼體質,預防和緩解疾病,可進行肌肉運動,從而增加肌肉量,使肌肉強勁。

人體肌肉的70%聚集在腰部以下,所以可通過踢足球等腿部的體育運動和慢跑、快走等運動鍛煉腰、腿。不擅長體育運動的人,散散步也可以。腳被稱為“第二心臟”。走路使肌肉收縮、擴張,使聚集在下肢的血液順暢地流回心臟。走路時全身的血液迴圈更加順暢,促進身體所有細胞、組織的代謝,體溫也會不斷上升。常言道“人不走,身體涼”。缺乏運動,體溫必然會下降。

二、壓力大導致血液迴圈不良

工作的人不必說肯定有壓力了,就算是家庭主婦也會因子女的教育、與鄰居或家庭內部關係等問題承受壓力。而且,在處理家庭日常開支的時候,也會時常為“為什麼我家總出現赤字”而鬱悶。

壓力積聚,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這類緊張激素的分泌就會增加,導致血管收縮,血液迴圈惡化,最終體溫下降。

壓力大的人,請通過轉換心情和運動等方式釋放緊張感,使全身的血液迴圈順暢。與志趣相投的朋友去購物或泡泡溫泉也是不錯的選擇。

儘管如此,完全沒有壓力也是不行的。如腦部產生的熱量相當多,但人在發呆、發愣時大腦是不產生熱量的。這樣會導致血液迴圈不暢,造成體溫下降。因此,對於人類來說,適當的壓力是必要的。

三、蜻蜓點水式的洗浴方式

“太麻煩了”、“太花時間了”,以此為藉口而沖個涼了事的人不在少數。即便有人已經認識到為了健康要盡可能用浴盆泡澡,但他們還是會以夏天太熱了為由,只沖個淋浴。

這是導致體寒的重要原因。雖然淋浴能清潔身體,但卻不能從深層逐漸溫暖全身。

在浴盆中充分泡澡,能促進全身的血液迴圈,使臟器和細胞的新陳代謝得到改善,在浴盆中泡澡的出汗量會比淋浴多很多。這樣一來,導致身體寒涼的多餘水分被有效地排出體外,體溫就會上升。

不管洗多麼熱的淋浴,冬天從浴室出來到更衣間,都會打寒戰,而在浴盆中泡澡之後,身體非常暖和,即便不馬上穿衣服也不會覺得很冷。

洗浴幾乎是每天都要做的事,淋浴與盆浴的差異很明顯。特別是那些希望改善冬季腰腿寒涼、氣溫低就胃部疼痛、壓力大無精打采等陰性疾病病症的人,請每天用浴盆泡澡發汗吧。這樣不但有利於睡眠,第二天清晨起床時也會神清氣爽。

四、飲食過量

吃得多就會犯困、容易疲倦,你也有過這樣的感受吧。

人不吃不喝時頭腦更清醒,更能集中精力工作、做家務等。覺得必須補充體力、肚子餓了沒有戰鬥力,於是出來吃了頓飽飯,結果回來反倒突然沒了幹勁,效率也降低了,這類事情時常發生。

這是因為為了充分消化,血液集中到了腸胃壁上,由此分配給腦部和肌肉的血液量減少,體溫也相應降低了。

這種狀況只要控制食量,吃八分飽就沒有問題了。所以,那些不吃飽就不舒服、有加餐習慣以及總是零食不離嘴的人要格外注意。

體溫下降是誘發諸多疾病的原因,特別是現在正在養病或有痼疾的人,如果一直持續飲食過量的習慣,是很難治癒的。應該減少飲食量,讓血液流向胃腸以外的臟器,升高體溫。

總是吃使身體寒涼的食物是造成身體寒涼的重要原因之一。食物也分為陰性、陽性和中性,只吃陰性食物最終會導致體溫不斷下降。

水果中香蕉、鳳梨、橘子、甜瓜、西瓜等都是使人體寒涼的陰性食物。在炎熱的南國吃這些水果自是無妨,但對於生活在其他地區的人,不建議經常吃這類水果。

五、水分攝取過多

你是否認為多喝礦泉水有益健康?

電視、雜誌上許多醫學界學者和名人都說洗浴和運動前請充分補充水分、美容需要每天喝1~2升水等,為此,本不想喝水卻大喝特喝致使健康受損的人不在少數。

其實,真的口渴時喝水是無害的。但是因為血液黏稠、減肥、美容等目的而勉強自己喝水就很危險了。

六、藥物使用過多

基本上所有的藥物都會使身體發涼(甲狀腺激素除外)。

例如,用來止痛的止痛藥有使身體寒涼的作用。雖然它能暫時止痛,實際上卻是在蓄積下一次的疼痛發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