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保健人群

保健人群

什麼是疲勞性骨折?

疲勞性骨折也叫做應力性骨折,主要是因為骨骼系統長期受到了非理性應力所造成的現象。橈骨、蹠骨和頸骨是比較常見的骨折的部位。比如說當出現輕微損傷以後,如果沒有及時的進行調理和治療,如果繼續受到外力的傷害,就可能會引發疲勞性骨折。對於疲勞性骨折患者來說,一定要及時治療,加強調理。

病因

局部長期受反復集中的輕微損傷後,首先發生骨小梁骨折並隨即修復,如在修復過程中繼續受外力作用,可使修復障礙,骨吸收增加,反復這一過程,終因骨吸收大於骨修復而導致完全性骨折。

分級

0級(正常重建):有細小的骨膜新生骨形成,X線片無異常改變,無臨床症狀,但骨掃描可見細小的線性吸收增加;

1級(輕度應力反應):亦表現為皮質骨的重建,患者可出現運動後局部疼痛,無壓痛,X光片陰性,但骨掃描為陽性;

2級(中度應力反應):皮質骨吸收稍強於骨膜反應,可出現疼痛和壓痛,X光片骨外形完整,可見模糊的徵象,骨掃描陽性;

3級(嚴重應力反應): 骨膜反應及皮質骨吸收範圍均擴大,疼痛持續存在,休息時也出現,X光片可見皮質骨增厚,骨掃描陽性;

4級(疲勞性骨折): 骨活檢可見有骨壞死、骨小梁微骨折及肉芽組織形成,由於疼痛,負重幾乎不可能,X光片可見骨折及早期骨痂形成,骨掃描陽性。

根據MRI(核磁共振)表現對疲勞性骨折提出的分級

0級:T1,T2 及STIR像均正常;

1級:T2 及STIR像可見中度骨膜水腫;

2級:T2 及STIR 像可見明顯的骨膜及骨髓水腫;

3級:T1像為骨髓水腫,T2及STIR像表現為骨膜與骨髓嚴重水腫;

4級:T1像可見骨髓水腫,伴有低密度信號影(骨折線),T2及STIR像有嚴重的骨髓水腫。

治療

治療方法與暴力骨折基本相同。骨折沒移位或輕度移位,採用手法復位、固定、制動等方法治療,後期再進行康復功能鍛煉。症狀較重,斷端出現骨化現象或發生骨不連,骨折癒合較為困難,需手術切開復位或石膏外固定治療。

疲勞性骨折發生後,如得不到及時休息,作用力持續存在,骨小梁斷裂將導致完全性骨折,故患者應及時休息,糾正錯誤動作、姿勢,避免應力反復作用於傷處造成再傷。本病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和預防,一般預後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