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保健人群

保健人群

真菌性角膜炎是什麼疾病?

真菌性角膜炎顧名思義就是由於真菌而引起的,這個疾病致盲率是非常高的,不容大家的忽視。真菌性角膜炎對眼睛的健康損害時需要大家去重視的,多出現在青壯年和老年人中。如果眼睛有不適的感覺,切勿用手去揉搓眼睛,這樣容易把細菌帶入眼睛中。

真菌性角膜炎是一種由致病真菌引起的、致盲率極高的感染性角膜病。真菌性角膜炎起病緩慢、病程長,病程可持續達2至3個月,常在發病數天內出現角膜潰瘍。

疾病概述

真菌性角膜炎是一種由致病真菌引起的、致盲率極高的感染性角膜病。真菌性角膜炎在臨床上較難診斷,容易誤診,常因治療不當而造成失明。一般情況下,真菌不會侵犯正常角膜,但當有眼外傷、長期局部使用抗生素、角膜炎症及乾眼症等情況時,非致病的真菌就可能變為致病菌,引起角膜繼發性真菌感染。常見的致病菌為曲黴菌,其次是鐮刀菌、白色念珠菌、頭芽孢菌及鏈絲菌等。真菌性角膜炎起病緩慢、病程長,病程可持續達2至3個月,常在發病數天內出現角膜潰瘍。因致病菌種不同,角膜潰瘍形態不一。 真菌性角膜炎並非少見。夏秋農忙季節發病率高。在年齡與職業上,多見於青壯年、老年及農民。

病理生理

(1)常見致病真菌:為鐮刀菌和曲黴菌。其他還有念珠菌屬、青黴菌屬和酵母菌等。

(2)眼部植物性外傷心史:常見有樹枝、甘蔗葉、稻草等刺傷。

(3)局部抵抗力下降:如角膜接觸鏡的擦傷或角膜手術後,致病真菌可侵犯角膜,因為3%-28%健康人的結膜囊中也可分離出這些真菌。

(4)機體免疫功能失調:與一些菌種的發病有關。如全身或局部長期使用廣譜抗生素、糖皮質激素或免疫抑制劑。

診斷檢查

根據角膜植物損傷史,結合角膜病灶的特徵,可作出初步診斷。實驗室檢查找到真菌和菌絲可以確診。常用方法有角膜刮片Gram和Giemsa染色、10%-20%氫氧化鉀濕片刮片及培養均為陰性,而臨床又高度懷疑者,可考慮作角膜組織活檢。此外,免疫螢光染色、電子顯微鏡檢查和PCR技術也用於真菌角膜炎的診斷。角膜共焦顯微鏡作為非侵入性檢查,可直接發現病灶內的真菌病原體。

此外,免疫螢光染色、電子顯微鏡檢查和PCR技術也用於真菌角膜炎的診斷。角膜共焦顯微鏡作為非侵入性檢查,可直接發現病灶內的真菌病原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