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飲食

煮豆漿正確方法是什麼呢?

豆漿是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種飲品,主要是用豆漿榨取而成,但是豆漿不能夠直接食用,要將其煮熟才能夠食用,因為生豆漿含有皂甙這種毒性物質,食用後會造成中毒現象,因此,豆漿必須煮沸了才能夠飲用,而豆漿怎麼煮最安全呢?下面就來看看煮豆漿正確方法講解吧。

1、大豆經過浸泡,研磨打漿後,將豆漿放入有一點清水的鍋中,高溫煮沸,當豆漿煮至很多泡沫時,不要停火,應調為微火煮到100攝氏度,當白沫散去,豆漿完全煮沸後,再小火繼續煮10分鐘,豆漿就完全煮好了,不會出現中毒現象。

2、榨汁機榨完後,用濾袋把豆渣隔出來。預備一個鍋子,倒入半碗或大半碗涼水,至覆蓋鍋底即可,倒入豆漿,不要攪拌,直接用高火煮至沸騰。要看火,一但沸騰就溢出來了。這個方法好處在於,煮的過程中不需要攪拌也不回粘鍋子。

原理:豆漿內的微粒太容易沉澱,以致糊鍋。鍋底先放涼水,由於涼水和豆漿自然分層,直至煮沸才混合,因此一來不會粘底,二來能夠加熱到更高的沸點,把豆漿煮熟。

3、當生豆漿加熱到80℃~90℃的時候,會出現大量的白色泡沫,很多人誤以為此時豆漿已經煮熟,但實際上這是一種“假沸”現象,此時的溫度不能破壞豆漿中的皂甙物質。正確的煮豆漿方法應該是,在出現“假沸”現象後繼續加熱3~5分鐘,使泡沫完全消失。

有些人為了保險起見,將豆漿反復煮好幾遍,這樣雖然去除了豆漿中的有害物質,同時也造成了營養物質流失,因此,煮豆漿要恰到好處,控制好加熱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