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健康

小孩捏脊的正確方法是什麼

小孩子在成長發育階段的時候家長們總是非常重視的,生怕自己的孩子因此出現什麼問題的,或者是出現發育不良,長不高等情況,這樣的話就會去尋找一些養生的方法給自己的孩子使用,目前為止中醫養生效果最好,最不會出現副作用的,比如說捏脊的,要是每天捏一下的話就會小孩子的身體素質變得比原先好非常多的。

操作方法

捏脊的具體操作方式有兩種:一種是用拇指指腹與食指、中指指腹對合,挾持肌膚,拇指在後,食指、中指在前。然後食指、中指向後撚動,拇指向前推動,邊捏邊向項枕部推移。另一種是手握空拳,拇指指腹與屈曲的食指橈側部對合,挾持肌膚,拇指在前,食指在後。然後拇指向後撚動,食指向前推動,邊捏邊向項枕部推移。上述兩種方法可根據術者的習慣和使用方便而選用。

兩手沿脊柱兩旁,由下而上連續地挾提肌膚,邊捏邊向前推進,自尾骶部開始,一直捏到項枕部為止(一般捏到大椎穴,也可延至風府穴)。重複3~5遍後,再按揉腎俞穴2~3次。一般每天或隔天捏脊1次,6次為一個療程。慢性疾病在一個療程後可休息1周,再進行第二個療程。

1、捏脊的部位為脊背的正中線,從尾骨部起至第七頸椎。即沿著督脈的循行路線,從長強穴直至大椎穴。如頭面部症狀明顯(目紅赤、癢澀羞明、鼻腔紅赤、牙齒鬆動、牙齦潰爛、面黃肌瘦、唇紅煩渴、面紅煩急、驚悸咬牙等)者,可捏至風府穴。捏拿完畢,再按腎俞穴。

2、施術時患者的體位以俯臥位或半俯臥位為宜,務使臥平、臥正,以背部平坦鬆弛為目的。

3、在捏脊的過程中,用力拎起肌膚,稱為“提法”。每捏3次提一下,稱“捏三提一法”;每捏5次提一下,稱“捏五提一法”;也可以單捏不提。其中,單捏不提法刺激量較輕,“捏三提一法”最強。

4、施術時可根據臟腑辨證,在相應的背俞穴部位上用力挾提,以加強針對性治療作用。如厭食提大腸俞、胃俞、脾俞;嘔吐提胃俞、肝俞、膈俞;腹瀉提大腸俞、脾俞、三焦俞;便秘提大腸俞、胃俞、肝俞;多汗提腎俞、照明俞、肺俞;尿頻提膀肮俞、腎俞、肺俞;煩躁提肝俞、厥陰俞、心俞;夜啼提胃俞、肝俞、厥陰俞;失眠提腎俞、脾俞、肝俞;呼吸系統病症提腎俞、肺俞、風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