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健康

寶寶頭熱手腳涼怎麼回事

孩子頭熱手腳發涼,這在臨床上也經常能夠遇到,其實這屬於假冷真熱的一種症狀,雖然孩子手腳發涼,但是內臟仍屬於比較發熱的狀態,這種情況說明孩子發熱的的情況,依然沒有得到良好的緩解,所以說應該及時進行退熱方面的治療,既可以使用物理降溫,同時嚴重的情況,也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用藥治療。

下面我們就簡單分析下原因

原因一:新生兒頭部散熱可以達到全身散熱的 50%。由於頭部散熱多,所以摸起來局部溫度會稍高於嬰兒的其他部位,與其手腳溫度差異較大,與成人手部溫度也會有一定差距。

原因二:嬰兒年齡越小越能表現出頭部熱、手腳涼的現象。除了頭部散熱多這一因素外,還因頭面部血管豐富,離心臟又近,致使局部溫度高於全身平均體表溫度。

另外嬰幼兒心臟搏動力量較弱,達到手腳末端的血流較少,所以導致其手腳溫度低於全身平均體表溫度。因此,嬰兒頭部熱、手腳涼屬於正常現象。寶爸寶媽們要能接受嬰兒的手腳偏涼,只要嬰幼兒頸部溫熱,就可說明室溫及穿蓋合適。反倒如果感覺寶寶手腳溫熱,說明給孩子穿蓋多了。

那麼寶寶穿衣如何把握呢?

方法一:適當給新生兒戴帽子

給嬰幼兒穿衣及蓋被時,首先要注意頭部保溫,這也是為何剛出生的新生兒都給戴上帽子的原因。其次,要能接受嬰兒的手腳偏涼,只要嬰幼兒頸部溫熱,就可說明室溫及穿蓋合適。很多家長問,孩子要不要穿襪子,從保持嬰兒正常體溫的角度來看,戴帽子要比穿襪子更重要。

嬰兒頭部散熱占全身散熱百分比高,到底應減少皮膚散熱還是應增加皮膚散熱與當時嬰兒狀況、氣溫等因素有關。在冬季或溫度低的環境下,給嬰兒戴上帽子即可有效保溫;在炎熱夏季或溫度高的環境下,去除帽子利於散熱,維持正常體溫。瞭解頭部散熱多的現象,適當戴、摘帽子以維持嬰兒正常體溫。

方法二:適當給孩子增減衣物

如何給孩子添加衣服,應該以大人的感受作為依據。要注意的是孩子運動量比成人大,身體代謝比成人快,所以增添的衣服要比成人偏少,而不是偏多。不會走路的孩子若總在不停地動,也要少穿些衣服。安靜睡覺時,可以蓋被子。千萬不要認為不會走路的孩子就需要比成人過多穿戴,穿到手暖。如果孩子出汗,需及時擦乾,並更換衣服。

季節轉化階段,早晚溫差較大。小朋友在早晨上學時溫度較低,穿衣要相對較厚,當孩子能室外活動時,溫度又相對較高了,如果孩子沒適當減衣,就有可能活動後出大汗,大汗後稍有涼風吹,就有可能著涼,出現感冒。如何合理地增減衣服,也是家長需要教給孩子的必修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