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保健人群

保健人群

腰骨折了會有什麼後遺症?

不管在生活中還是在工作上,大家都要注意腰部的保護,尤其是在做劇烈運動的時候,或者從事一些複雜的體力勞動的時候,千萬要注意合理用力,還要避免出現摔傷的情況,因為這些都會導致腰部骨折,要不骨折的危害非常大,會導致患者出現疼痛、活動障礙等諸多症狀,甚至還很容易留下後遺症。

腰椎骨折後遺症有哪些?

首先,瞭解到,單純胸腰椎壓縮性骨折多是穩定性骨折,沒有神經損傷症狀,少數椎體楔形嚴重,位於脊椎後方的附件,即椎弓可有張力性損傷,表現為不穩定骨折。在急性期需平臥硬板床,平衡翻身,看護者應手持患者肩部和髖部同時用力滾動式翻身,避免軀幹扭曲,患者配合繃緊軀幹的肌肉。骨折後常因腹膜後血腫刺激內臟神經,引起腸蠕動障礙,出現腹脹和腹痛。傷後常必要禁食水,補液支持,視腸鳴音恢復情況逐步飲水進食。疼痛減緩,腹脹消退後,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根據骨折壓縮的程度進行體位復位,例如,在傷椎背部逐步墊枕,以此做支點利用軀幹重力脊柱保持背伸,以牽張楔形壓縮的椎體,改善糾正畸形,是骨折復位。站立行走需佩戴胸背支具。要定時翻身,拍擊按摩背部,鼓勵患者咳嗽咳痰,保持皮膚得清潔和乾燥,預防肺部感染和褥瘡的發生。對於少數不穩定骨折可採取切開復位內固定手術。針對老年骨質疏鬆新鮮骨折,可以在X線CT引導下配合體位復位,並且在損傷椎體骨折間隙注入骨水泥,或者先注入氣囊,擴張成形後再注入骨水泥,使被壓縮的椎體膨脹成形,加固傷椎、避免椎體進一步塌陷,隨著傷椎逐漸穩定,患者疼痛會緩解直至消除。

其次,傷者要擺平心態,腰椎骨折多少都會留有後遺症,腰部的腰椎骨是負重的部位,包括負重身體及搬取東西都會受力,還有很多的重要功能,最常見的就是以後稍有活動就感覺疲勞,腰背痛,陰雨天的時候尤為明顯。建議可以去正規中醫院諮詢下,中藥治療治療可以試試,西藥效果有時候不是很好。此後的生活更要注意下,不要做重體力活。在恢復期間要注意休息和儘量少活動用力,避免加重損傷和影響骨折恢復。過度勞累可能會加重腰背部的炎症或損傷,影響骨折恢復。指導意見:注意睡眠時儘量給予硬床和大面積睡眠,不要喜歡側左側右,避免加重頸肩腰背部疲勞或損傷的各種影響因素。可給予骨折附近或疼痛部位中藥的洗浴浸泡,或是中藥的包紮固定,以消炎止痛和促進周圍組織功能的恢復。還要注意加強活血化瘀和補氣補血的藥物調理,改善血液迴圈和功能狀態。特別注意在走路活動用力時,儘量給予彈性綁帶或護腰護背的固定措施,以防止疲勞性的損傷和活動用力磨擦造成的影響。

骨折後通過功能鍛煉可發揮脊椎前縱韌帶和椎間盤纖維環張力及腰背肌所起的肌肉夾板作用,避免軟組織粘連及組織纖維化。堅持鍛煉可以使慢性腰背痛等骨折後遺症明顯減少,同時也可促進全身血液迴圈,防止骨質疏鬆和肌肉萎縮。在疼痛減輕後,應早期行腰背肌鍛煉,功能鍛煉應儘早開始,先易後難,先小幅度後大幅度,次數由少到多,時間由短到長,循序漸進,持之以恆,以患者的主動活動為主,切忌粗暴的被動活動。

功能鍛煉的方法:(1)復位期:墊枕1~2周,鼓勵患者練習主動挺腹,1日3次,每次5~10min.

(2)5點支撐法:仰臥,用頭部,雙肘,雙足跟5點支撐起全身,使背部騰空後伸,傷後1周左右進行.

(3)3點支撐法:仰臥,雙臂置於胸前,用頭及雙足支撐,拱腰臀及背騰空離床,有利於腰背肌鍛煉,傷後2~3周進行此項練習.

(4)4點支撐法:仰臥,用雙手,雙足4點支撐在床上,全身騰空呈拱橋狀,傷後3~4周進行.

(5)飛燕點水法:俯臥,頸後伸稍用力後抬起胸部離開床面,兩上肢向後背伸,兩膝伸直,抬雙腿以腹部為支撐點,形似飛燕點水,5~6周後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