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健康

內向孩子的引導方法有哪些

很多的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活潑、熱情、開朗、喜歡和小朋友們打成一片。但是很多家長卻發現自己的孩子比較內向,經常喜歡自己做一些事情,對於這樣的孩子,家長都是比較焦急的,每一個孩子都有自己獨有的特點,家長只可以做一些引導,但是不能強求孩子變得外向。

1.營造和睦的氛圍

首先父母要營造一個溫暖家庭環境,孩子在處於這樣的環境裡面,會非常有安全感,也會更樂意和父母交流,有助於培養開朗的性格。

2.多與同齡人交往

相較于父母,孩子可能和同齡人應該更有話說,所以可以多為孩子創造與同齡小朋友交往的機會。比如把小朋友邀請到家裡來,讓自己的孩子做一次主人,他們會很樂意招呼自己的小夥伴,這麼做可以逐漸孩增強子的自信心,讓他的性格變得開朗起來。

3.保護孩子自尊心

孩子雖然年幼,但他們的自尊心卻不小。平常要多與孩子溝通,鼓勵他們說話,千萬不要體罰或者語言攻擊孩子,這樣做有助於塑造孩子活波的性格。

4.主動與孩子交流

內向孩子很少主動開口說話,所以家長應該主動和孩子交流,這樣才能走到孩子內心深處,從而正確引導孩子打開自己心扉。這樣孩子漸漸也願意和其他小朋友一起交流、玩耍。

5.讓孩子鍛煉獨立

孩子如果比較內向,不喜歡與外界接觸交流,比較好的應對方法就是讓孩子獨立做一些事情,比如去超市買瓶醬油,或者是和鄰居借點東西等等。這些鍛煉會讓孩子變得更加獨立,也敢於去接觸自己喜歡的事物。

6.引導孩子多表達

內向的孩子的表達能力並不差,只不過他們比較被動,所以他們不願說話,更多的是喜歡做一個聽眾。因此家長最好能給予他們一定的安全感,並且引導他們多多表達自己的看法,時間久了孩子會逐漸變得健談起來。

7.不要催促孩子做決定

內向的孩子凡是都會多思考一下,所以反應總是慢半拍。因此在他們解決問題的時候,大人最好不要去催促,要讓他們有足夠的時間考慮。

8.尊重孩子的社交習慣

大人們要尊重孩子的社交習慣,有些事情他喜歡做就放心讓他做,不要什麼事情都去限制和約束,以免孩子變得更加怯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