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疾病

大椎作用有哪些

大椎是人體穴位之一,又叫做百芳穴,一般位於後脖子後面頸部的下面。可以通過針灸和按摩等手段,有助於身體健康,延年益壽。主要作用有:預防感冒發燒,風寒,緩解咳嗽,頭疼,氣喘等症狀,還可以舒緩嘔吐等其他狀況。目前醫學研究在中醫針灸方面技術手段比較成熟,通常配合藥物一起治療。

大椎,經穴名。出《素問·氣府論》。別名百勞、上杼。屬督脈。三陽、督脈之會。在後背正中線上,第七頸椎棘突下凹陷中。布有第八頸神經後支及第一胸神經後支的內側支;頸橫動脈分支。主治發熱,瘧疾,中暑,感冒,癲狂,癲癇,骨蒸潮熱,盜汗,咳喘,脊背強急,項強;及肺結核,支氣管炎等。向上斜刺0.5-1寸。艾炷灸3-7壯;或艾條灸5-15分鐘。

大椎穴是人體穴位之一,位於第7頸椎棘突下凹陷中。有腰背筋膜,棘上韌帶及棘間韌帶;有第1肋間後動、靜脈背側支及棘突間靜脈叢;布有第8頸神經後支。

取穴方法

取定穴位時正坐低頭 大椎穴 ,該穴位於人體的頸部下端,第七頸椎棘突下凹陷處。若突起骨不太明顯,讓患者活動頸部,不動的骨節為第一胸椎,約與肩平齊。

主治疾病

熱病,瘧疾,咳 大椎 嗽,喘逆,骨蒸潮熱,項強,肩背痛,腰脊強,角弓反張,小兒驚風,癲狂癇證,五勞虛損,七傷乏力,中暑,霍亂,嘔吐,黃疸,風疹。

防病治病方法大椎穴

防治感冒:在大椎處刮痧(要刮出痧點)或拔火罐(留罐10分鐘,如有咳嗽可在雙側肺俞加拔火罐);淋浴時也可用水柱衝擊大椎處,水溫需要高一些,以能忍受、不燙傷局部皮膚為度。

治落枕及頸肩不適:在大椎處塗上紅花油類具治療跌打損傷作用的按摩油,然後拔罐並留罐10分鐘即可。肩部也可加拔幾隻火罐則效果更好。

治粉刺:採用刺血加罐的方法。先用三棱針點刺大椎穴,隨即加拔火罐,以出血為度,10分鐘左右起罐。3-5天進行一次治療,可活血通絡、祛毒養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