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什麼藥能治胃脹氣

腸胃脹氣在平時生活當中比較常見,比如說飲食不良,吃東西過快,或者是消化不良,都可能引起腸胃脹氣的現象。治療腸胃脹氣的藥物有非常多,比如說山楂丸就有很好的治療效果,它能夠促進腸胃消化,能夠幫助腸胃增加蠕動,從而達到促進排泄的效果。出現胃脹氣的時候,除了用藥治療以外,平時也要加強預防。

胃脹怎麼辦

1、細嚼慢嚥

吃飯時應細嚼慢嚥,不要張開嘴巴咀嚼或邊吃邊說話,邊吃飯邊喝湯,它們均容易造成消化問題帶來脹氣。

2、嚼米湯

米湯及大麥粥對脹氣、排氣及胃灼熱等毛病有效。用5份的水加一份的米(穀子或大麥),煮沸10分鐘。蓋上鍋蓋再慢燉50分鐘。過濾,冷卻後,一天喝數次。

胃脹怎麼辦 治療胃脹的方法

3、喝醋

用一湯匙純的蘋果醋加一杯水,在正餐時啜飲,有助消化。也可以早晨起床時先喝一杯檸檬水,它也有治療及清血的作用。

4、熏豆子

如果你喜歡吃豆子,又不希望脹氣,這裡教你一個解決辦法。豆類在水中似乎會流失大部分產生氣體的物質。研究顯示,浸泡豆子12小時,或用濕紙巾覆蓋24小時,可以大幅度地降低產生氣體的化合物含量。用壓力鍋煮後,再浸泡30分鐘,更可以減少90%的此類化合物。

5、遠離錯誤搭配食物

食物搭配不良會帶來消化問題,例如蛋白質與澱粉就不是好搭檔,蔬菜與水果也是不佳的組合,牛奶不宜與三餐同時用,糖不要與蛋白質或澱粉合用。

胃脹是如何形成的?

胃的生理功能主要是:暫時儲存食物和消化食物。食物由胃進入小腸的過程稱為胃的排空。一般在食物入胃後5min就開始有部分排入十二指腸。不同的食物排空的速度不同,混合食物由胃完全排空通常需要4-6h。

胃的排空主要取決於幽門兩側(胃內和十二指腸內)的壓力差。食物在胃的排空過程中引起胃運動,從而產生胃內壓。當胃內壓大於十二指腸內壓時,食物即可由胃排出。反之,十二指腸內容物對胃運動的抑制則減慢胃的排空。在病理情況下,當胃、十二指腸存在炎症、反流、腫瘤或胃液、十二指腸液成分發生改變時,就會使胃的排空延緩,食物不斷對胃壁產生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