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白芍花的功效和作用,白芍和它最配!

很多人在平時對白芍花並不是很瞭解,大家只是以為具有調理氣血的功效,其實在生活當中可用於調節很多的用處,比如可以舒緩乾燥,治療黃斑有抑制真菌的作用,能緩解胃蠕動,以及腸胃疼痛,白芍花並不是指單純的使用,也可以和很多藥材搭配在一起,搭配後可用於對不同的狀況有調理的功效。

芍藥花功效:

養血活血,緩急止疼,柔肝安脾,疏肝養顏,祛黃斑,常喝能面色紅潤,有制菌作用,能緩解由於胃腸蠕動亢進而引起的腹部疼,能治療血瘀引起的疼經。芍藥不僅是名花,而且根可供藥用。根據分析,芍藥根含有芍藥甙和安息香酸,用途因種而異。中藥裡的白芍主要是指芍藥的根,它是鎮痙、鎮痛、通經藥。對婦女的腹痛、胃痙攣、眩暈、痛風、利尿等病症有效。一般都用芍藥栽培種的根作白芍,因其根肥大而平直,加工後的成品品質好。野生的芍藥因其根瘦小,僅作赤芍出售。中藥的赤芍為草芍藥的根,有散淤、活血、止痛、瀉肝火之效,主治月經不調、痰滯腹痛、關節腫痛、胸痛、肋痛等症。

古方以白芍為主要藥物的數以百計,如“桂枝湯”用芍藥和肌表之榮衛;“黃芩湯”用芍藥和腹中之榮氣;“炙甘草湯”用芍藥補血脈之陰液。在婦產科臨床上,芍藥更是得到廣泛應用。例如:

白芍配熟地──肝腎並補。於血氣虧虛之症,可少女發育偏遲,月經推遲,經量少而淡者,用“四物湯”,取芍、地為主藥。常用熟地30克(脾胃功能不佳者改用炭熟地),炒白芍12克,大補陰血,益腎生精。

白芍配當歸──補血和營,兼以安胎。臨床對於血氣不足,氣血失調,經常二藥等量相配,養血補血,和血斂肝,使營血充盈。對氣血不足所引起的胎動不安,我們也常取當歸10克,配白芍10克而用之、每能取得滿意效果。

芍藥配川芎──守中有動,血暢氣化。川芎號為補肝之氣。氣盛者,必須用酸的東西來使它收斂,白芍味酸,號為斂肝之液,白芍與川芎各用9克(二藥均微炒),對氣機不調,月經先後不均,來潮不暢者,能鼓舞氣化,調整月事。如經期量多,則用炒的白芍12克、炒川芎4.5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