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嬰健康

小兒腹瀉的特效藥有哪些?

在寶寶小的時候,腸胃功能發育不完善,還處於脆弱的時期。加上寶寶往往對於自己是否吃飽也沒有太大的感覺,無法正常控制,平時還可能誤食到不乾淨的食物,所以很容易出現腹瀉的情況。寶寶腹瀉,最操心的莫過於家人了,腹瀉會使得寶寶快速消瘦,必須以最快速的方法來治療。那麼,小兒腹瀉的特效藥有哪些呢?

小兒腹瀉有哪些常用藥物

目前,治療小兒腹瀉常用的藥物,國內外較推崇的有:

1、蒙脫石粉,即思密達,具加強、修復消化道粘膜的屏障作用,並能固定、清除各種病毒、細菌及其毒素,適用於各種腹瀉。

2、微生態調節劑,如雙歧桿菌製劑,可調節腸道內環境的穩定,保護腸道內有益菌群,有利於腹瀉的治療。

3、丁桂兒臍貼(原名:寶寶一貼靈),純中藥治療小兒腹瀉外用貼劑,簡單方便有效,且無副作用。

此三種藥物,可作為家庭小藥箱的常備藥物,父母還可以自己去藥店買一些藥材來製作,但是父母要根據醫生的叮囑來做,還要瞭解孩子會不會對這些藥材過敏。嬰幼兒腹瀉可由多種原因引起,如消化不良、乳糖不耐受症、輪狀病毒感染及其他細菌感染,促使腸蠕動增強,大便次數增加,腹部不適等。

目前雖然治療嬰幼兒腹瀉的方法有多種,但病程長,費用高。採用吳萸散敷臍療法,既經濟,又方便,且療效可靠。取吳茱萸3g,丁香1.5g,木香1.5g,蒼術3g,肉桂3g,五倍子10g。將以上藥物共研細末,混勻後加食醋適量調成糊狀,敷於臍部,用膠布或傷濕止痛膏固定,每2日換藥1次。如腹瀉嚴重有脫水症狀者,可口服補液鹽。

現在很多父母會用中醫來給孩子治療腹瀉,因為中醫對孩子的身體副作用會小很多。很多父母感到疑惑于從中醫的角度來說小兒腹瀉是由什麼引起的呢?又要怎麼運用中藥來治療呢?

腹瀉多由飲食不節,食滯胃腸或感受暑濕,致使濕熱阻於中焦,脾胃功能失調,因而出現嘔吐、腹痛、腹瀉等症狀。吳茱萸、丁香是辛熱,可以除寒嘔、溫胃;而木香微溫,散滯和胃調風;肉桂辛熱,通脈、溫補,蒼術苦溫,健脾燥濕、發汗寬中;五倍子酸寒,收斂固澀,此外醋也有收斂固澀之功。諸藥合用敷臍通神闕穴,具有通風燥濕健脾,解除腹脹調氣血之效,從而達到促使胃腸功能恢復治病的目的。

以上的中藥材可以給孩子治療腹瀉,可是中藥比西藥效果慢一些,媽媽可以根據孩子的情況來選擇是用中藥還是西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