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月子沒做好頭痛,可以這樣來補救

月子對於女性來說是恢復的黃金時期,但是許多產婦由於各種原因,並沒有真正地做好月子,所以經常會有頭痛的症狀,其實這是可以補救的,特別是產後的半年,補救方法都可以發揮非常好的功效。補救方法分為三個階段,有需要的女性朋友們可以多多瞭解一下,以更好地保證身體健康。

一、產後半年是調理的黃金期。

有些產婦仗著自己年輕,沒有耐性好好坐月子,或是剛生完孩子就急著想要減肥,忽略了月子期間的營養補充,導致生完孩子一二個月之後,身體還是覺得很虛弱,甚至出現尿頻、筋骨酸痛、失眠等問題,可能就是月子沒坐好所引起的

如果生完小孩、做完月子後,還有腰酸背痛,或身體上其它疼痛、不適,或是月經不來、月經失調等情況,就可能是你坐月子沒做好!根據坐月子三階段制定食譜。

二、三階段的補救方法

第一周

產後第一周媽媽的身體屬於多虛多淤的特性,建議可以服用生化湯,有幫助惡露排出、減少產後腹痛的功效,食物則以清淡為主,如雞湯、魚湯、排骨湯等。

但若傷口還有紅腫疼痛時,則禁吃麻油、酒煮食物、蝦和紅蟳,建議產婦可諮詢醫師後再選擇適合的藥方。

第二周~第四周

產後第二周:則可以陸續進補,以當歸、八珍湯為主。主要的目的,為説明產婦將惡露排除乾淨,另外,這些也有補血、補氣的作用,使生產時耗傷及損傷的大量氣血,得以快速恢復。

產後第三周:產婦可服用杜仲燉煮的補品,例如杜仲腰花等等。主要是補肝腎,因為生產過程中,產婦流失大量的骨質與鈣質,而中醫觀點中,肝、腎是主骨,因此,這些補腎壯筋骨的藥材,可增強腎氣、強化筋骨,減少產後腰酸背痛,以及各類酸痛的持續時間,因此,坐月子若做得好、服用得當,甚至有預防的作效。

產後第四周:產婦可以服用十全大補湯。十全的意義,就是補血、補氣、以及補肝腎,將生產過程失去的一次全部補回來。在坐月子期間,最好的食補就是麻油雞。因為麻油有充分的蛋白質,更有活血化瘀的功效

因此,在坐月子期間,產婦可以適時的吃些「麻油雞」,能夠補充一些營養。但是醫師建議,大約二到三天吃一隻雞就可以,不需要長時間甚至天天吃,不僅產婦會害怕吃雞,也會造成營養過剩而發胖!

除了吃得健康、補得營養外,醫師也建議,坐月子期間,產婦要使氣血快快恢復,最重要的就是足夠休息。但是,充分的休息並非一定要長時間的躺在床上,只要比平常休息時間稍多一、二小時,不可使自己身體過於勞累即可,但一定要配合適度的運動,才能發揮吸收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