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嬰健康

寶寶牙齒發黃有坑是怎麼回事

在照顧寶寶的過程中有很多的事情是需要寶媽注意的,尤其是對寶寶的牙齒更要多加留意,在日常生活中養成良好的習慣,做好口腔護理。有很多的寶寶還沒有到患乳牙的階段,但是已經在乳牙上面出現黃色斑點,有時候還會有坑,這讓很多的寶媽感覺到焦急,不知道怎麼解決好。

寶寶牙齒發黃還有坑這是嬰幼兒齲,也就是在兒童早期出現的齲齒,整個口腔當中上排中切牙(門牙)最容易發生嬰幼兒齲,患齲之後的牙齒最常見是由黃變黑,逐漸出現牙體的組織缺損。

寶寶牙齒變黃、變黑還有其他原因,比如吃的一些含有色素的食物或者中藥,都可能會有色素停留在牙齒表面,造成牙齒的發黃、發黑。如果有條件,也願意的情況下,可以到醫院就診檢查一下。寶寶通常從6個月開始長牙,6~12個月長牙之初可以到專業的口腔醫院、兒科去做口腔檢查,醫生也會提供一些餵養的建議。

幼兒期患齲病也與以下原因有關:

①乳牙鈣化程度低,抗酸性差,即使勤刷牙也有可能發生齲齒;

②兒童好吃含糖量高的、易發酵產酸的細軟、粘性大的食物,如蛋糕、糖果、巧克力等;

③兒童自我口腔保健能力差,口腔衛生不良,使食物、軟垢易滯留於牙面上產酸;

④兒童睡眠時間長,睡眠時唾液分泌減少,有利於細菌的生長、致病,增加患齲機會;

⑤兒童進食含纖維性食物較少,或是纖維性食物弄得過細,不利於牙面清潔;

⑥乳牙的形態有利於食物殘留和細菌繁殖,導致齲牙發生。

預防寶寶蛀牙需要做這幾件事

1.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早晚刷牙飯後漱口

寶寶牙齒的護理應該從出生後就開始,不要因為寶寶沒有牙齒就忽略了寶寶的口腔護理。

在乳牙萌出前,應每天用紗布蘸清水或淡鹽水輕擦寶寶牙床;長出乳牙後也要用同樣的方法清理寶寶的小牙,早晚各一次,也可以購買專門的指套刷,蘸清水或淡鹽水為寶寶清理牙齒;寶寶2歲左右可開始使用幼兒專用的牙刷學習刷牙。

在寶寶用餐後,應及時漱口,以清除牙齒上的食物殘渣,如果寶寶還不會漱口,可讓他喝幾口白水,也能達到清潔口腔的目的。

2.保持良好的餵養習慣——睡前別吃東西

有的寶寶有睡前用餐、喝夜奶或含著奶瓶睡覺的習慣,而寶寶睡著後,唾液會靜止在口中,這更容易造成奶漬殘留,引起蛀牙。因此,家長應保持良好的餵養習慣,不要讓寶寶含著奶瓶睡覺,睡前最好不要吃東西,如果有吃東西,應及時刷牙或漱口。不要嘴對嘴餵食,或用嘴嚼碎食物給寶寶吃,以防傳染病菌。

3.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少吃甜食小心“隱形糖”

預防齲齒,寶寶還應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除了少吃糖,還應少吃餅乾、蛋糕、膨化類食品等甜食,喝水應以白水最佳,少喝含糖飲料、碳酸飲料、乳味飲料等,以防攝入“隱形糖”。

4.採取必要防齲措施——使用含氟牙膏或塗氟

寶寶3歲左右就可使用牙膏刷牙,對於較小的寶寶,為防止吞咽可使用不含氟的寶寶專用牙膏,當寶寶懂得將漱口水吐出時,則應開始使用含氟牙膏,因為氟能有效預防蛀牙。此外,還可請牙醫做一些必要的防齲措施,如塗氟、窩溝封閉等。

5.定期做口腔檢查——發現齲齒及時治療

寶寶開始長牙後,應每半年做一次口腔檢查,發現問題及時治療,即使是乳牙齲壞也要進行治療,千萬別抱著“乳牙會換掉,不用治”的錯誤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