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嬰健康

小兒無熱抽搐是什麼原因?

正常情況下,凡是疾病都會有它特有的症狀出現,症狀比較明顯的時候醫生便會依據症狀才做出正確的診斷,抓住最佳治療時機。不過也有一些疾病即便有症狀也無法正確判斷。小兒抽搐是比較常見的一種問題,有時候短暫抽搐後寶寶就正常了,家長也不當回事。今天小編就來帶領大家瞭解什麼是小兒無熱抽搐。

小兒抽搐的原因

狂犬病

狂犬病的潛伏期多數在3-6個月以內,但目前亦有報導提及個別潛伏期長達10年的狂犬病案例。潛伏期的長短與年齡(兒童較短)、傷口部位(頭面部咬傷的發病較早)傷口深淺、入侵病毒的數量及毒力等因素有關。其他如擴創不徹底、外傷、受寒、過度勞累等,均可能使疾病提前發生。

典型的狂犬病症狀分為侵襲期、興奮期以及麻痹期。在侵襲期,大多數患者表現出類似感冒的症狀:低熱、食欲不振、噁心等等。隨後,患者逐漸進入興奮期,突出表現為恐水、畏風、發作性咽肌痙攣、呼吸困難、排尿排便困難及多汗流涎等。痙攣停止,患者逐漸安靜,但出現遲緩性癱瘓,尤以肢體軟癱為多見。眼肌、顏面肌肉及咀嚼肌也可受累,表現為斜視、眼球運動失調、下頜下墜、口不能閉、面部缺少表情的等。

缺鈣

不單只是小朋友,成人缺鈣也會引起抽搐,缺鈣引起的抽搐多為局部性,比如說大腿抽搐和腳部抽搐等。通常缺鈣抽搐在補鈣後症狀即會緩解。所以小孩要補足鈣(多吃含鈣食物,必要時服葡萄糖酸鈣、鈣片等),同時要多曬太陽,服食魚肝油等。

低鎂

一般情況下兒童缺鎂的情況和大街上遇到蜘蛛俠一樣罕見。如果孩子長期腹瀉,也可促使體內本來就不多的鎂從大使中排出。早產兒和牛奶餵養或長期腹瀉的患兒,相對來說就容易發生缺鎂抽搐的情況。

顱內出血

顱內出血會壓迫腦神經組織,誘發抽搐以及偏癱等症狀。一般情況下,少量顱內出血會建議採取止血藥物和高壓氧治療,而大量顱內出血則需要進行手術清除。

腦膜炎、腦炎等腦部感染。

腦部感染除了會出現抽搐外,還常伴隨高燒不退、頭痛、頸部僵硬、嘔吐、食欲下降、嗜睡等症狀。而熱性痙攣,抽搐前多半無明顯生病症狀,有時抽搐發生後才發現小孩有發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