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小兒口腔皰疹可以用中醫治療嗎?

在生活中病毒無處不在,當一些病毒侵入到人體當中時,便會引發疾病,例如口腔皰疹就是因為腸道病毒引起。這種疾病一般多見於嬰幼兒,早期會有發熱、輕微咳嗽的情況,嚴重的可能會讓小兒厭食、煩躁不安。所以各位家長應該及時注意預防。那麼,小兒口腔皰疹可以用中醫治療嗎?

全身治療

1.板蘭根製劑:2ml,2/d肌肉注射,小兒可酌情減量,或用沖劑1包,2/d沖服。 2.病毒靈0.1,3/d口服,兒童每日每公斤體重10mg。

3.全身及時補充維素素C和複合維生素B等。

4.反復發作者可用轉移因數、左旋咪唑、干擾素等治療。

局部治療

1.保持口腔清潔,可塗2.5%金黴素甘油、2%四環素液,皰疹淨(0.1%滴眼劑),成人可貼各種消炎藥膜,疼痛劇烈者以1%普魯卡因液含漱。

2.唇瘡疹早期局部可塗10%樟腦酊或2%碘酊;或用0.025%硫酸鋅濕敷。

中醫治療

中醫理論認為,本病的病因為外感濕熱疫毒。當濕熱之邪傷及肺脾兩髒時,造成肺衛失和或毒邪蘊積於脾,使脾主四肢及開竅於口的功能失調,出現上述的臨床特徵,同時可伴有發熱、流涕、微咳等類似夏季感冒的症狀或流涎、拒食、煩躁等症。中藥治療本病療效頗佳,既能消除、緩解症狀,又可縮短病程。在發病的早期和中期,一般多採用清熱解毒、化濕涼血療法,常用的藥物有銀花、連翹、黃芩、梔子、生苡仁、牛蒡子、蟬衣、紫草、蘆根、竹葉、生石膏、黃連、燈芯草、六一散等;在發病的後期,若見手足心熱、食少、煩躁不安等症,可以再加入生地、麥冬、白薇、玉竹等養陰清熱之品。

“口腔皰疹”是一種小兒常見的傳染病,西醫尚無理想的特效藥物。以清熱解毒、涼血去濕、調脾助運、養陰生津為治法,將長期行之有效的經驗散劑加以比較、補充,最終篩選出三散聯合應用。經臨床2000余例患兒應用,達到了症狀迅速減輕、病程明顯縮短、治癒率高的可喜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