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養生保健

養生保健

牛油果會讓人發胖?西媒盤點關於牛油果的四個謠言

參考消息網3月10日報導 西媒稱,吃牛油果(又名鱷梨)成為一種流行趨勢。很多人都認為牛油果富有營養而大量食用。牛油果的確含有大量維生素和礦物質,對我們的心臟和心血管系統大有裨益。此外,它還有助於降低血壓,預防癌症。

據西班牙《阿貝賽報》網站3月2日報導稱,牛油果含有的脂肪還是人體的一個重要能量來源。實際上,它提供的能量儲備能在人體缺乏食物時源源不斷地供給營養物質,並為身體提供保護屏障。

然而,坊間流傳著很多有關牛油果的虛假神話和謠言。美容健康專家、知名博主梅裡特克塞爾·馬蒂在《健康生活,愉悅身心》一書中總結了有關牛油果和吃牛油果方式的四個謠言。

1.用勺子挖出牛油果肉 雖然很多人都用勺子挖果肉,但馬蒂認為,如果果實已經成熟而且個頭較大,那麼用勺子總是挖不乾淨果肉,因此這種方法並非最佳選擇。最佳的方法是從中間將果實剖開,用刀輕敲果核,使刀刃嵌入果核,然後左右搖晃將果核帶出來,接著就可以用手剝去果皮了。使用這種方法不會浪費一丁點果肉。

2.報紙包裹牛油果催熟 最傳統的催熟方法是用報紙將其包裹。但馬蒂指出,其實完全不用這麼麻煩,只要把牛油果從冰箱拿出來放置一兩天,就可以享受綿軟的果肉了。室溫足以催熟牛油果,而且報紙並不衛生。

3.只有夏天的牛油果才新鮮 雖然牛油果產自熱帶和亞熱帶,需要穩定的氣候條件,但牛油果是全年都可以收穫的。因此馬蒂指出,其收成並不受季節限制,我們全年都可以享受它的美味。

4.牛油果會讓人發胖 每100克牛油果肉含有160卡路里的熱量。雖然其熱量略高於其他水果,但由於牛油果富含油酸等有益脂肪,能夠帶來飽腹感,因此可以有效控制食欲,同時讓飲食更加健康均衡。馬蒂在書中說,牛油果會讓人發胖絕對是一個謠言。牛油果是一種健康、天然且安全的營養來源。

【延伸閱讀】韓媒稱中國消費者帶熱牛油果行情:供不應求價格飆升

參考消息網1月31日報導 韓媒稱,將凸凹不平的深綠色外殼切成兩半,便露出大大的種子和黃油一樣的淺黃色果肉——最近,這種既像哈密瓜又像西葫蘆的陌生水果如藥中甘草般出現在早午餐功能表中,這就是牛油果。去年,在韓國某電視節目中,一位獨居的女藝人曾將明太魚子牛油果拌飯作為“早午餐”,此後這種拌飯就成為代表性的一人食譜。

據韓國《中央日報》網站1月29日報導,最近中國也開始青睞牛油果,進口量逐年攀升。據悉,牛油果可預防心臟病,從海外旅行和留學歸來的中產層年輕人都開始選購牛油果。最近,中國與智利、秘魯協議決定撤銷牛油果的進口關稅。

報導稱,牛油果的價格近期逐漸上漲。1月26日,墨西哥米卻肯州產哈斯牛油果每公斤的價格是340比索(約合116元人民幣),比3個月前上漲了26%,比一年前(290比索)上漲了17%左右。美國消費的牛油果有80%是墨西哥產,但墨西哥去年發生罷工,產量縮減了20%。

美國加州大學河濱分校研究員Mary Lu Arpaia在接受英國《經濟學人》採訪時表示,“牛油果是一種培植程式非常複雜的作物,只能在土壤鹽分適度、坡度較緩、氣溫穩定的地方培育,因此很難短時間內增加產量”。

報導稱,澳大利亞最近也面臨牛油果供應短缺,甚至出現了“2018年牛油果大蕭條”的說法,咖啡廳和西餐廳正全力尋找牛油果貨源。此外,越來越多的餐館縮減含牛油果食品中牛油果用量,有的乾脆取消了牛油果食品菜單。據澳大利亞ABC電視臺報導,去年每箱牛油果價格曾一度降至45至50澳元(1澳元約合5.12元人民幣),本月又再次攀升至95澳元(每箱內裝24個牛油果),這是因為主要出口國紐西蘭遭遇了意想不到的颱風。

報導稱,預計中國等國家對牛油果的需求會持續增加,因此牛油果行情也預計會看漲。

在墨西哥米卻肯州烏盧阿潘市的一家牛油果裝箱工廠,一名工人為牛油果貼上“合格”標籤。新華社記者淡航攝

(2018-01-31 14:06:16)

【延伸閱讀】牛油果風靡亞洲 網友吐糟太貴買不起:我又不是阿拉伯王子

參考消息網11月6日報導 美媒稱,對於討厭牛油果吐司的百萬富翁來說有個壞消息:這種表皮凹凸不平的水果現在正風靡韓國。根據韓國關稅廳的資料,韓國2017年9月進口了價值240萬美元的牛油果,2016年9月才進口了價值75.2萬美元的牛油果,與2010年同一時期相比增長了令人震驚的19倍。

據美國《福布斯》雙週刊網站10月31日報導,牛油果何以產生熱潮?牛油果很健康,拍成照片在社交網路上看起來不錯,並暗示吃的人很富有。史蒂夫·特裡克特是紐西蘭牛油果生產商Just Avocados的銷售經理,他在今年2月接受果蔬行業刊物Fresh Plaza採訪時說:“韓國消費者非常注重健康,而且大部分韓國人的可支配收入都不錯。”

報導稱,但牛油果仍然不常見。給隨便一個韓國人看牛油果的圖片,他們可能聳聳肩。韓國近期有關牛油果的新聞標題包括《如何處理牛油果》和《什麼是墨西哥鱷梨醬?》。牛油果還很貴,超市里一個牛油果的價格為3至4美元。就像是兩年前一個移居韓國的外國人在紅迪網站上寫的:“我曾有一次想在韓國買牛油果……然後我記起來我不是阿拉伯王子。”

但在韓國最時尚的餐館,牛油果是必備的功能表選項,人們可以在江南區的Underyard餐廳津津有味地吃牛油果吐司,上面配有橄欖油、香菜和青檸,價格為1.2萬韓元(約合71元人民幣),或者在位於首爾的國際區梨泰院的Root餐廳點一份價值1.3萬韓元(約合77元人民幣)的墨西哥鱷梨醬火腿蛋松餅。自己做飯時,韓國人經常把這種綠色高油脂的水果打碎放入拌飯裡,或者放在吐司上吃,甚至是打成果汁喝。

作為結果,世界各地的牛油果賣家都想進入韓國的牛油果市場。根據韓國關稅廳的資料,現在僅有墨西哥、紐西蘭和美國向韓國出口牛油果。對紐西蘭的Just Avocados等牛油果生產商來說,韓國是增長最快速的市場。

紐西蘭牛油果生產商今年獲得大豐收,它們更加希望進入韓國市場。根據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的最新資料,2014年,紐西蘭的生產商生產的牛油果僅占世界牛油果產量的0.44%。但紐西蘭生產的牛油果個頭要大於墨西哥出口的牛油果,墨西哥2014年生產的牛油果占世界產量的30%。

報導稱,喜歡這種綠色高油脂水果的不僅僅是韓國人,亞洲和歐洲的消費者正在越來越多地瞭解牛油果,吃牛油果也越來越多。倫敦一家名為Belli Freschi的“牛油果吧”賣油炸鱷梨條和牛油果“小麵包”,生意好的時候每天需要400個牛油果。

在中國,對牛油果的需求也越來越大。英國《金融時報》4月報導稱,中國進口牛油果的量每年增長250%,中國的肯德基甚至推出塗了牛油果醬的雞肉漢堡和雞肉卷。

報導稱,但可能贏得如何做牛油果之戰的是日本。一道日本菜是用鹽醃過的牛油果蘸醬油,簡單但美味的組合。日本麥當勞甚至在早餐漢堡裡加入牛油果,還有《美少女戰士》的牛油果玉米粉圓餅。而沒有什麼能比得過2013年推出的一款綠得驚人的零食,芝士和牛油果味的多力多滋。(編譯/胡雪)

(2017-11-06 00:19:01)

【延伸閱讀】“綠色黃金”:墨西哥牛油果的東方旅行

牛油果,有著“綠色黃金”美譽,是墨西哥最著名的一種出口農產品。據墨西哥農業部統計,墨西哥2016年牛油果出口量達180萬噸,全球牛油果市場佔有率約70%。“世界牛油果中心”米卻肯州2016年牛油果出口量達150萬噸。圖為6月3日,在墨西哥米卻肯州烏盧阿潘市,一位農民切開牛油果進行展示。新華社記者 淡航 攝

統計顯示,2009年,墨西哥向中國出口16噸牛油果,而2016年這個數字增長到1萬噸。“以前,墨西哥很少有牛油果出口到中國,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運輸不方便。現在不一樣了,墨西哥牛油果不到一個月就可以抵達上海、深圳,而且全程存放於3攝氏度的冷櫃裡,擺上中國貨架後保質期可以延長半個多月。圖為6月3日,在墨西哥米卻肯州烏盧阿潘市,一位農民在牛油果樹旁勞作。新華社記者 淡航 攝

”墨西哥米卻肯州烏盧阿潘市阿沃·哈斯牛油果裝箱工廠的老闆弗洛雷斯告訴記者:“我特別看好中國市場,那裡孕育著墨西哥牛油果的金色未來。……我們決定把目光投向東方,借著‘一帶一路’東風將更多墨西哥牛油果送到中國消費者的餐桌上。”這是6月3日在墨西哥米卻肯州烏盧阿潘市拍攝的牛油果田。新華社記者 淡航 攝

6月3日,在墨西哥米卻肯州烏盧阿潘市,工人們在牛油果裝箱工廠工作。新華社記者 淡航 攝

6月3日,在墨西哥米卻肯州烏盧阿潘市的一家牛油果裝箱工廠,工人們在流水線旁挑揀牛油果。新華社記者 淡航 攝

6月3日,在墨西哥米卻肯州烏盧阿潘市的一家牛油果裝箱工廠,牛油果在流水線上等待清洗。 新華社記者 淡航 攝

6月3日,在墨西哥米卻肯州烏盧阿潘市的一家牛油果裝箱工廠,一名工人為牛油果貼上“合格”標籤。新華社記者 淡航 攝

(2017-06-17 12:14:08)

【延伸閱讀】澳富豪建議年輕人別吃牛油果省錢買房 美媒:再省也買不起

參考消息網5月24日報導 美媒稱,千禧一代已經面臨足夠多的問題了。他們還必須放棄牛油果吐司嗎?

美國《紐約時報》5月23日發表文章稱,35歲的墨爾本房地產大亨蒂姆·古納22日在接受澳大利亞《六十分鐘》節目採訪時建議,年輕人如果遏制自己的自由支出,比如早午餐不吃牛油果吐司,那麼買房的可能性就可能會更大。

“當我試圖買第一套住房時,我不會買19美元(約合130元人民幣)的碎牛油果,也不會每杯4美元的咖啡買4杯,”他說。“我們現在這個時代,年輕人的期望非常高,非常高。他們每天都要去餐廳吃飯,每年都想去歐洲旅遊。”

他說:“今天擁有房子的人,曾經非常非常努力,”他說,他們“節省了每一元錢,竭盡所能,在房地產投資的階梯上攀登”。

這個建議在社交媒體上傳播開來,但並不受歡迎。有些人覺得這個說法不切實際,或者帶有侮辱性。

事實上,研究表明,通常被稱為“千禧一代”的群體,也就是從18歲到34歲的人群,在旅遊和餐飲方面的支出並不比別的世代更隨性。房子價格昂貴,為了買房需要放棄大量的牛油果,而購房並不總是精明的財務目標。

根據食品研究所(Food Institute)對2015年勞工統計局(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的支出資料所做的分析,25至34歲人群去餐廳吃飯的平均消費額為3097美元。這個年齡段幾十年以來的資料不好找。但該局的報告指出,這個群體比55到64歲的人群多出305美元——該群體包括一些嬰兒潮一代——而且比總體平均水準高出89美元,其中包括年齡在35到54歲人群的支出。

事實是,即使千禧一代繼承了嬰兒潮一代外出就餐的習慣,他們也要花大約113年的時間,才能付得起買房的首付(假設首付比例是20%,美國2017年3月的房屋價格中位數是31.5萬美元,年收益率為1%)。

誠然,的確可以通過選擇在家自製牛油果吐司(或許還可以搭配黃瓜羹)省錢。

據哈斯牛油果協會稱,3月,一枚牛油果的均價是1.25美元。在Twitter上,用戶Nora Biette-Timmons計算出她在家做一塊牛油果吐司要大約1.65美元,也就是布魯克林房屋均價的477896分之一。和紐約市豪華吐司可能要花10到20美元的早午餐價格相比,省錢很明顯。

但現在,所有美國人在外面吃飯的頻率都增加了,外出就餐費用在餐飲花費中所占的比例,從1970年的25.9%增加到了2012年的43.1%。尚不清楚是不是千禧一代在推動這個趨勢。

對於古納的第二個建議——放棄去歐洲度假——的確是省錢,但研究表明,千禧一代是在旅遊上面開支最少的一代人。

MMGY Global在2016年發佈的《美國旅行者報告》顯示,千禧一代每年在旅遊上的支出為4832美元,低於X一代(嬰兒潮後出生的一代)的5078美元和嬰兒潮一代的5012美元。該研究調查了年收入在5萬美元以上的2948名成年旅行者。

和老一代相比,千禧一代不大會說因為預算方面的擔憂而削減旅遊開支,他們也的確抽不出時間休假。他們會說自己太忙,無法脫身。

還有一個導致特定年齡群體不買房的問題是:從歷史上看,目前年輕人當中的住房自有率降處於較低水準,並且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隨著房價與家庭收入中位數的比率攀升,大部分年齡群體中的住房自有率都下降了。

(2017-05-24 00: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