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嬰健康

寶寶長牙的時間與順序

導語: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一口健康、潔白而整齊的牙齒,而牙齒的萌出是第一步,也是極為關鍵的一步。因此,有關牙齒的萌出、伴隨的症狀、及牙齒護理方面的知識就變得尤為重要。

一、寶寶什麼時候開始長牙?

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一口健康、潔白而整齊的牙齒,而牙齒的萌出是第一步,也是極為關鍵的一步。因此,有關牙齒的萌出、伴隨的症狀、及牙齒護理方面的知識就變得尤為重要。本刊特別邀請兒童口腔科專家,針對“小牙牙”的各種學問做系列專題報導,希望對年輕的爸媽有所幫助。

孩子出生時,口腔內沒有牙齒,出生後約6個月,下頜中切牙開始萌出,直到2歲半乳牙全部萌出。寶寶出生後1年內(1.5個月~11個月)所有乳牙釉質礦化完成,出生後2年內(6個月~24個月)所有乳牙萌出。因此,出生後1年內,如果孩子出現全身或局部紊亂疾病,將影響乳牙釉質的發育,導致牙齒發育缺陷,易患齲齒。

牙齒萌出時間存在著很大的個體差異。這一點非常重要,因為個體差異的存在,有的孩子牙齒萌出偏早、有的孩子偏晚,但只要在個體差異的範圍內,就是正常的。


二、乳牙萌出時間與順序

1、中切牙:下頜 6個月;上頜 7個半月

2、側切牙 :下頜 7個月;上頜 9個月

3、第一乳磨牙:下頜 12個月;上頜 14個月

4、犬牙 :下頜 16個月;上頜 18個月

5、第二乳磨牙:下頜 20個月;上頜 2歲

有的孩子會有個別牙齒的萌出順序顛倒,但最終並不影響牙齒的排列,無需處理。



三、讓寶寶順利度過長牙期的護理方法

寶寶剛出生的第一年中會面臨一個重要的“特殊時期”,即長牙期。這個特殊時期會造成寶寶的不適及父母的困擾。本文將針對長牙期的生理特點,提供了護理方法。

寶寶的每個成長的階段能帶來喜悅,也會手忙腳亂、不知所措。尤其是寶寶剛出生的第一年中通常會面臨一些“特殊時期”,包括長牙期、厭奶期、生病期、打完預防針期、學爬期、睡眠顛倒期,每個特殊時期都可能造成寶寶的不適及父母的困擾。本文將針對這些特殊生理時期,提供護理方法。

1、按摩寶寶牙床

父母可以用手指輕輕按摩一下寶寶紅腫的牙肉,如此可讓寶寶覺得較舒適。

2、準備冰凍、柔軟的食物

如果寶寶不願意吃東西、沒有胃口,則可以為寶寶準備一些較冰凍、柔軟的食物。

3、給予適當“器具”

在長牙時期,一般寶寶會喜歡咬硬的東西,為防止寶寶亂抓亂咬,父母可以為他準備固齒器;食用胡蘿蔔、蘋果或稍有硬度的蔬菜時,父母須小心不要讓寶寶咬太多而被噎到。平時也要注意不要讓寶寶拿到硬幣、花生、小玩具等易吞入的東西,以避免寶寶將它們放入口中,不小心哽在喉嚨。

4、適時的呵護與關懷

在剛開始長牙期間,寶寶更需要父母的呵護及關懷,如此可緩和寶寶的情緒,讓寶寶感覺溫暖與舒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