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養生保健

養生保健

米飯加點“料”能防病,這麼多年飯感覺白吃了……

米飯,中國人餐桌上最常見的主食。很多人覺得,吃飯時如果缺了一碗白米飯,即使菜品再誘人,也是意猶未盡。

但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人認為米飯是“沒營養、糖分高,不健康”的代名詞。事實真的如此嗎?

《生命時報》(微信內搜索“LT0385”即可關注)特邀業內權威專家,為大家詳細解讀。

受訪專家:

北京軍區總醫院臨床營養專家 荀曉霖

黑龍江省醫師協會營養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盧大平

美國普度大學農業與生物系食品工程專業博士 雲無心

這四件事你錯怪了米飯

疑問1

吃米飯增加糖尿病風險?

醫學雜誌《英國醫學雜誌》曾發表一項針對中日美三國所做的研究結果:吃白米飯最多者與最少者相比,患糖尿病的風險會增加55%。因此,很多人將白米飯認為是糖尿病的罪魁禍首。

但荀曉霖表示,導致糖尿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飲食只是其中之一。

建議這樣吃:

在蒸米飯時加點燕麥、紅豆等粗糧,或者將米飯和玉米、紫薯等粗糧一起吃,有助降低餐後血糖。

把吃飯時間延長,吃飯節奏放慢,可避免短時間內攝入大量澱粉,防止血糖升高過快。

疑問2

米飯營養不如饅頭?

饅頭和米飯,都為人體提供碳水化合物,在其他營養素的供應方面,兩者的貢獻都不大。

要想主食有營養,應該用粗糧代替一部分精白米麵,來獲取更多的維生素和礦物質。

疑問3

米飯有重金屬?

各地曾曝出的“鎘大米”事件,讓國人對大米中的重金屬產生了擔憂。

雲無心指出,鎘通常通過廢水排入環境中,再通過灌溉進入食物,水稻是典型的“受害作物”。所以,大米是否富含重金屬跟其生長環境有關。

對於消費者來說,不用過分擔心,應通過正規管道購買有品質保證的大米;保證飲食中有充足的鈣和維生素D(海魚、動物肝臟、蛋黃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D),有助於增加對鎘的抵抗力。

疑問4

吃冷米飯能減肥?

網上流行一種說法,將米飯放進冰箱冷藏一夜後再吃有助減肥。

專家指出,冷藏後的米飯中可能含有“澱粉晶體”,被人吃進肚子,會像膳食纖維一樣,可以抵抗澱粉酶的攻擊,不會被人體吸收。這些晶體被稱為“抗性澱粉”,這個過程被稱為“澱粉返生”或者“澱粉老化”。返生的那部分在人體內不會產生熱量。

因此,“冷米飯有助減肥”在理論上是成立的。

米飯加點“料”,有奇效

老人:白米飯中加點糙米

糙米中富含粗纖維,有助胃腸蠕動,緩解胃痛、便秘等消化系統疾病。

降低膽固醇和甘油三酯,預防心腦血管疾病和癌症。

蒸飯時,最好按照兩份白米混入一份糙米的比例。

兒童:每天一碗小米粥

小米富含胡蘿蔔素和B族維生素,營養非常容易被人體吸收,適合消化功能弱的兒童食用。

小米最常見的做法是熬粥,可搭配些南瓜、山藥、紅薯、百合等,做成不同風味的粥。對於幼兒,還可購買超市中磨好的小米麵,煮成糊喝。

男人:多吃黑米補腎

黑米有滋陰補腎、益氣強身、補肝明目的功效,常吃可以保護心血管。

可以用黑米燜飯、熬粥,但黑米不易煮爛,應先浸泡一夜再煮。

女人:薏米養顏,糯米溫補

薏米富含的維E、B族維生素有淡斑美白的養顏功效,有助於控制體重。因為薏米是五穀中含膳食纖維最多的,低脂低熱。

糯米對脾胃虛寒、食欲不佳、腹脹腹瀉有一定緩解作用。但糯米黏性大、難消化,不宜食用過多,建議作為配食。

手把手教你蒸出“金牌米飯”

怎樣才能蒸出一鍋鬆軟可口、清香四溢的米飯呢?這其中還是有不少學問的。

米水比例要恰當

蒸之前,先把米在冷水裡浸泡1個小時,縮短加熱時間,減少營養損失。

米和水的比例是1:1.2~1.4,一般水高出米2~4釐米比較合適。

淋些油,加2毫升醋

蓋鍋蓋前,加半湯勺植物油,可使米飯油潤透亮,顆粒分明。

蒸飯前滴2毫升米醋,能保護維生素,還可讓米飯鬆軟清香,也能用檸檬汁或柑橘汁代替醋的效果。

電飯煲檔位要選好

“米飯”一檔煮出來的米飯軟硬度適中。

“快煮”在速度上可以節省近一半的時間。

“偏軟”煮出的米飯含水量比較多且不會黏牙。

“偏硬”檔煮的米飯顆粒飽滿。

蒸好後再燜5分鐘

當電飯煲“跳閘”就說明米飯已經熟了,這時不要馬上拔插頭,讓它處於保溫狀態5分鐘,拔插頭後繼續燜5分鐘。

這樣飯吃起來口感更好,還不容易粘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