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養生保健

養生保健

這兩個讓人得糖尿病的壞習慣,很多人天天在重複……

有的時候,名字長得太像了,就容易讓人產生某種聯想。比如「糖尿病」這個名字,聽著就像是糖吃多了吃出來的。

不可否認,如果吃了太多血糖生成指數(GI)較高、升血糖很快的食物,有可能會誘發糖尿病。但比起吃「糖」,不健康的生活習慣和遺傳因素可能更有關係。

那麼問題來了,哪些生活習慣會增加糖尿病風險呢?

習慣一:吃得「好」卻不健康

其實,我們常掛在嘴邊的「糖吃多了」,並不會簡簡單單地就導致了糖尿病。

生活條件越來越好了,吃得當然不差,但是大魚大肉、精米細面,並不代表吃得健康。

每次出去搓一頓的時候,想吃啥?清水煮菜……不要!一定要「重口味」的大魚大肉才是首選,對不對?

但大家未必注意到,這也會讓我們多吃了一些精米細面。而小麥大米等表皮上的礦物質和膳食纖維會因為加工處理而流失,進而導致升糖速度大大加快。

另外,吃得太多也不行。如果我們營養搭配基本平衡,但是吃得太多,血糖負荷就大,同樣可能對糖代謝造成壓力,增加患糖尿病的風險。

習慣二:久坐不動、不運動

糖尿病這種傳統上認為是「吃出來」的病,其實與運動量和靜坐時間脫不了關係。

1. 運動量小會長胖,胖了以後得 2 型糖尿病的風險會升高。

這就好比每個月的工資不花完,存摺上的數就會增加一樣。如果運動量小,一天的能量消耗不完,就都會轉化成脂肪和糖原存在體內,讓人變胖。

肥胖會引起「胰島素抵抗」,而胰島素抵抗是 2 型糖尿病的病理基礎,因此胖子得 2 型糖尿病的風險就比正常體型的人高。

2. 久坐不動,也有可能誘發糖尿病。

很多人會長時間坐在電腦或電視面前一動不動,或者坐在床上椅子上玩手機、玩遊戲機(說的就是你)。

而且,只要你白天窩在沙發裡看了一天劇,就算晚上去健身 2 小時,比起白天多走動、多幹活兒的狀態來說,患病風險仍然高一些。

還有一類朋友比較危險,就是……

全身都不胖,只胖肚子

「肥胖」就相當於直接把糖尿病領到了門口。

而有的人胳膊和腿都瘦瘦的,但是腰腹部比較胖,被稱作「中心型肥胖」或「蘋果型肥胖」。這可比四肢肥肉多的「周圍型肥胖」者有更高的發病風險。

不幸的是,中國人中,肥胖普遍是「中心性肥胖」,這會引起「胰島素抵抗」,導致 2 型糖尿病。因此,這就讓吃胖了的中國人得 2 型糖尿病的風險更高啦。

除了以上主要因素外,吸煙、酗酒,甚至睡眠節律紊亂、睡眠品質差等,也都是 2 型糖尿病的危險因素。

怎麼預防 2 型糖尿病?

其實只要「對症下藥」,重點從生活習慣上進行調整,就能很好地預防 2 型糖尿病的發生。

簡單來講,可以從以下 3 個方面進行:

1. 控制飲食

按照膳食指南的建議,多吃蔬菜、少油少鹽,少吃精米細面等;多吃紅薯、高粱、燕麥等粗糧。

手頭有錢了就天天下館子、吃燒烤的行為可要少來喲。

2. 調整運動習慣

如果「久坐不動」就一定要「打斷」。

比如每隔一小時起來活動一下。可以用個較小的水杯,這樣就可以每隔幾十分鐘把水喝完去接水,而且多喝水還能多去廁所……

上下班的時候,能騎車就別開車,能走路就別騎車,多走兩步,對身體好、也能讓自己的心情放個假,多好。

3. 瞭解自己的家族史

如果爸媽有糖尿病,或自己比較胖的,就一定要鞭策自己比對別人更嚴格地要求自己。

雖然糖尿病遺傳這事兒有部分遺傳,但自己的生活方式還是可以控制的,不要輕易向「一敗天地」的基因投降。

轉載請聯繫:doctor@dx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