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養生保健

養生保健

“十三五”基層衛生資訊化建設要發力!(內附工作要點ABC)

首次全國基層衛生資訊化工作會議舉行

基層衛生資訊化迎來發展元年

3月29日,全國基層衛生資訊化工作會議在貴陽舉行。這是國家衛生計生委基層衛生司第一次召開基層衛生資訊化工作會議。國家衛生計生委基層衛生司司長李滔在會上指出,資訊化是推進基層醫療衛生發展的重要手段和支撐。“十二五”期間,各地先行先試也探索了很多有益經驗,基層衛生資訊化工作的基礎已經具備。今年是基層資訊化發展的元年,“十三五”期間,基層資訊化將在實現互聯互通、深化應用等方面大力推進,實現基層醫療衛生事業與資訊化的“高位嫁接”,實現基層醫療衛生發展的彎道超車。

據介紹,“十二五”期間,中央設立“中西部村衛生室資訊化建設專案”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執行資訊系統項目”,帶動各級政府投入資金超過128億元,為基層資訊化工作打下了堅實基礎。2016年8月,在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指出要“以基層為重點,以改革創新為動力”。2017年1月,國家衛生計生委主任李斌在全國基層衛生工作會上,強調把以基層為重點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要實現“上下聯、資訊通”。

李滔表示:

“十三五”時期是資訊化引領全面創新、助力健康中國建設的重要戰略機遇期,也是資訊化與衛生計生事業發展深度融合、新舊動能充分釋放的協同迸發期。基層衛生資訊工作要堅持目標引領,問題導向,管理和應用並重,加快基層衛生資訊化建設進程。

此次會議明確了“十三五”期間基層衛生資訊化的工作思路,並佈置了2017年基層衛生資訊化工作“實施圖”。

第一,加強基層衛生資訊平臺建設,實現“三通”,即國家與地方基層資訊平臺的縱向貫通,基層機構各業務資訊系統間的橫向貫通,以及國家新農合資訊平臺與各省份資訊平臺及定點醫療機構的互聯互通;

第二,深化應用,推動家醫簽約服務平臺的落地,鼓勵遠端診療系統,臨床決策支援系統以及人工智慧等技術在基層的應用;

第三,創新發展,研究制定“互聯網+基層衛生服務”規範及基層健康資訊惠民示範標準等,探索健康資訊惠民服務新模式;

第四,以評促建,研究開展基層區域衛生資訊化綜合評估,促進資訊化水準上臺階;

第五,突出安全,強化網路和資訊風險意識,築牢網路資訊安全防線。

打造基層醫療衛生領域“大眾點評網”

中國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平臺

提出實施路線圖

未來,你可以通過中國家醫APP找到身邊的基層醫療機構以及屬於你的家庭醫生,發現最適合你的免費公共衛生服務,獲得個性化的健康服務資訊……3月29日,在全國基層衛生資訊化工作會議上,由國家衛生計生委基層衛生司指導、《健康報》社著力打造的“中國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平臺”(簡稱“中國家醫平臺”)發佈下一階段實施路線圖,其目的就是實現上述願景。

《健康報》社總編輯周冰

在發言中提出:

1.0版本的中國家醫平臺定位于基層醫療衛生服務的宣傳展示平臺,將借鑒“大眾點評”及“淘寶”的平臺定位,以基層醫療機構為入駐單元,發揮其主觀能動性,為公眾提供可靠的基層醫療衛生查詢服務。

據介紹,目前基層醫療衛生服務存在公眾知曉率低、傳播管道匱乏、資訊離散性強、資訊化發展不平衡等問題。此外,雖然當前網路管道眾多,但缺少全國性、權威、統一的面向公眾的基層醫療衛生資訊服務平臺,家醫簽約的優秀案例也缺少相互借鑒和共用的平臺。由於個人健康資料往往局限於醫療機構院牆內,使得居家場景下所產生的大量健康資料無法有效採集以及流轉。

為解決上述問題,由中國家醫網、中國家醫APP、中國家醫微信服務號組成的“中國家醫平臺”已經搭建完成。該平臺將為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開放,上述機構可以免費入駐,搭建線上展示平臺,自建自管,通過網站與家醫手機APP聯動,為居民提供資訊服務和簽約便利。此外,該平臺還將充分發揮《健康報》內容整合優勢,為居民提供權威、個性化的健康促進內容,為基層醫生提供一站式線上培訓課程。

據介紹,中國家醫平臺1.0版本定位於公共資訊服務,2.0版本則著眼於資料共用和功能服務,未來,中國家醫平臺將打造成由政府主導、各地參與、社會共管共治的國家級權威統一的基層醫療衛生服務平臺,通過彙聚96萬家基層醫療機構以及百萬基層醫生,為億萬群眾服務。

國家衛生計生委基層衛生司司長李滔

在會上指出:

推進基層衛生資訊化發展有助於提升服務能力、轉變服務模式,改善服務感受和提高管理能力。各省要積極推動基層衛生機構入駐家庭醫生簽約平臺,並及時更新維護資訊。同時,推進中國家醫平臺與各地的資訊聯通,從而推動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平臺落地,帶動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工作開展。

附:

中國家醫平臺實施路線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