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養生保健

養生保健

好血管是養出來的!防治高血壓,權威專家來支招

當人們越來越依賴電腦和手機,上班坐在電腦前趕工作、下班低頭玩手機看視頻成為普遍現象,久坐不動、壓力山大成為職場人群的“通病”,多種疾病呈年輕化趨勢,如高血壓、高血脂、心肌梗死。

30歲著手防範高血壓

資料顯示,我國現有高血壓病患者3億人,而且以每年1000萬的數字在增加。陸軍總醫院心肺血管中心副主任兼病房主任和渝斌指出,高血壓和年齡有關係,年齡越大,高血壓發病率越高,尤其是在40歲以後。因此,要想在40歲以後不患高血壓,就得在30歲的時候著手防範。

高血壓的直接起始損傷物件就是動脈血管,身體哪裡的動脈受損,哪裡的器官功能就會出問題。因此,控制好血壓才能保護好血管,也才能保護好心、腦、腎及眼。

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

除了遺傳、年齡、性別等不可改變的因素影響血壓外,肥胖、精神壓力大、抽煙、少運動、高鹽等不良生活方式都會影響血壓。和渝斌指出,預防高血壓,可以先做到以下三方面。

1控制體重

現在許多患者35歲、甚至25歲血壓就開始增高了,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患者超重或肥胖。因此,必須要適度減肥,控制體重。

2堅持運動

最好堅持每天運動半小時以上,如散步、慢跑、游泳,避免對肌肉塑型的乏氧運動,如用啞鈴、拉力器等健身器械鍛煉。

3有個好心態

長期心理壓力過大與高血壓的發生發展有密切關係。壓力一定要找到合適的排泄出口,如多與朋友聊天等。有的高血壓病患者對長期用藥治療有抵觸情緒,而情緒不穩容易導致血壓難控制,需要注意防範。

莫跟風用藥,不擅自停藥

高血壓是心腦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險因素,腦卒中、心力衰竭及慢性腎臟病是其主要併發症。控制好血壓,可降低心腦血管併發症發生和死亡風險。

和渝斌教授特別提醒,每個患者的基礎情況不同,用藥需個性化。患者在用藥時莫盲目追求高大上的藥物,莫一味追求新藥、特藥;也莫跟風周圍的患者,聽說療效好就自行換藥;莫三天打漁兩天曬網,吃吃停停會導致血壓反復;要堅信綜合應用多種治療方法,血壓一定控制良好。

2月22日(週三)14:30-15:30,由人民日報社人民網、健康時報聯手打造的“人民好醫生”用戶端將邀請陸軍總醫院心肺血管中心和渝斌主任進行視頻、圖文直播,線上解答關於高血壓等心血管疾病的相關問題,期待您的參與。

專家簡介:

和渝斌,主任醫師、教授,陸軍總醫院心肺血管中心副主任兼病房主任,中華醫學會心血管分會委員(高血壓組),中國人民解放軍心血管病專業科學委員會委員,國家衛計委健康科普宣講團專家講者。

擅長:高血壓病、心衰、冠心病、脂代謝異常、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疾病的診斷與綜合治療。

出診時間:每週一、二上午

提問方法:

一、下載人民好醫生用戶端,進入“問診”欄目進行提問。

線上問診在人民好醫生用戶端進行!請大家務必下載APP提問。掃描二維碼,或在蘋果市場、各大安卓市場搜索“人民好醫生”即可下載。現在就可提問,提問靠前,醫生優先解答。

二、咋提問,看下圖↓↓

重要提示:

提問盡可能詳盡,如年齡、性別、具體症狀等寫清楚。診斷證明、照片(隱私圖片將不會顯示,只在後臺給醫生查看)可在“提問框”右下角內添加圖片發送。

人民好醫生用戶端只提供疾病諮詢、就診建議,只作為您的就醫參考,不做具體診斷和開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