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養生保健

養生保健

過癮卻傷身!團聚喝酒別學宋小寶

遼寧衛視春晚上,演員宋小寶在小品中連吹6瓶啤酒。雖給千家萬戶帶去了歡樂,但不少觀眾大呼心疼。確實,他不該這麼喝~~~

一天飲酒量別多於一兩二鍋頭

老王是一名東北人,酒量大得很。快過年了,同學們都提前預約他聚餐,痛飲一番。老王自然爽快地答應了,但是卻遭到他妻子的反對:“聚聚可以,酒就不要喝了。喝酒傷身,對心腦血管也不好。尤其過年,一定要把持住酒量。”老王無奈,認為只要少喝一些,不會對身體有大礙。但是,妻子追問道:“喝多少算少喝?”這一下將老王問住了,的確,喝多少酒算是不過量呢?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副研究員杜松明介紹,美國的一項研究結果表明,中老年人如果每天飲用相當於含有14g~28g酒精的酒可以降低總死亡率。與不飲酒的人相比,每天飲用相當於含有14g~28g酒精的飲料的成年人患冠心病的風險更小。但是,對於大量飲酒的人,其發病率和死亡率比不飲酒的人要高。飲酒與血壓也有類似的關係,即少量飲酒者(每天攝入酒精10g~30g)的血壓比不飲酒或戒酒者低,但每天攝入酒精30g以上的人隨飲酒量的增加血壓顯著升高。因此,飲酒一定要有節制。

那麼,對於中國人來說,究竟飲用多少酒才既怡情又健康呢?中國營養學會建議的成年人飲酒的限量值是,成年男性一天飲用的酒精量不超過25克(相當於一兩50度二鍋頭的量),女性不超過15克。

到目前為止,適量飲酒對心血管系統保護作用及機制尚待深入研究證實,而適度身體活動、維持健康體重、戒煙等已證實是可以有效預防心血管病的,且不存在飲酒過量的各種副作用。因此,不建議任何人出於預防心臟病的考慮而開始飲酒或頻繁飲酒。

“喝酒暖身”是害身

過年時,讓老王特別喜歡喝酒的原因還有一個,就是喝酒可以暖暖身子。尤其在東北過春節,氣溫比別的時候都冷,喝了酒,可以驅寒。

但是,杜松明卻不這麼認為。雖然飲酒之後確有身體發熱的現象,但這是由於經消化道吸收的乙醇在乙醇脫氫酶的作用下,把部分乙醇轉化為乙醛。乙醛有擴血管的作用,使血液迴圈加快,從而讓熱量加快散發到體表,因而會感到溫暖發熱。此外,乙醇在代謝的過程中也會產生能量,使人發熱。然而,儘管喝酒後會有溫暖發熱的感覺,但其會使人體內大量的能量在短時間內通過皮膚散失,反而會使體溫下降,使人容易感冒、凍傷,起不到禦寒作用。所以,為了取暖而大量飲酒的人等於在害自己。

紅酒摻兌雪碧更易醉

老王的同學劉東的酒量沒有那麼大,他最怕別人敬酒。但是,自認為聰明的他自有一套方法應付喝酒,即喝紅酒,而且是摻兌雪碧的紅酒。他認為,這樣可以降低酒精濃度,就能喝得稍多些,而且口感也不錯。這不,他還想用這種辦法在過年同學聚會的酒桌中一試。

實際上,劉東的這種做法是聰明反被聰明誤,摻兌雪碧的紅酒會更讓人醉。江蘇省蘇北人民醫院臨床營養科蔣放介紹,美國《健康》雜誌指出,這種做法不健康,不僅會導致飲酒者不知不覺攝入過多酒精,飲料中的二氧化碳還會助紂為虐,增強酒精對胃的傷害。不過,兌些果汁應該可以。

葡萄酒的營養價值在眾多酒類中算是矮子中的將軍,最特別的是其含有白藜蘆醇,對降低膽固醇和甘油三酯有幫助。白藜蘆醇主要在葡萄皮中,且在酒中才能較好溶解,直接吃吸收很少。葡萄酒中的類黃酮等多酚類物質,可改善血液迴圈。

上海、浙江人認為黃酒是保健酒,酒精度為8%~20%。因為含有多種氨基酸,所以得“液體蛋糕”之名。黃酒常常作為藥引子,有70多種藥酒需用黃酒作酒基配製。另外黃酒是一個好的調料,其酒精含量適中,味香濃郁,富含氨基酸等,在烹製羊肉、鮮魚時放一些,不僅可以去腥膻味,還能增加鮮美的風味。在寒冷的冬天,溫上一壺黃酒,三五個朋友圍坐在一起聊天,很是享受。

服藥期間不要飲酒

蔣放提醒,服用頭孢曲松鈉藥、磺脲類及雙胍類降糖藥期間,千萬別喝酒,因為即使喝一點點酒,身體也會產生嚴重不適,可出現胸悶胸痛、心慌氣短、面部潮紅、頭痛頭暈等,嚴重時可以誘發急性肝損害、心肌梗死、急性心衰、呼吸衰竭甚至死亡。 

文/健康報

圖/源自網路

以上為《健康報》原創作品,如若轉載須獲得本報授權。點擊下方“閱讀原文”自助獲取轉載授權。